-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淑敏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学期《课程纲要》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适用年级:八年级
总课时:70课时左右
设计教师:马淑敏
课程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背诵名篇名段。。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分析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3、通过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搜集资料,大胆创新、展示成果、交流心得。
4、两周一次作文。通过作文指导课,让学生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
课程内容:
根据普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上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一单元:(共10课时)
1、 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课时)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1课时)
2 、芦花荡 (2课时)
3 、蜡烛 (1课时)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1课时)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1课时)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3课时)
第二单元 :(共11课时)
6 、阿长与《山海经》(2课时)
7 、背影 (2课时)
8 、台阶 (1课时)
9 、老王 (2课时)
10 、信客 (1课时)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让世界充满爱(3课时)
第三单元 :(共11课时)
11、 中国石拱桥(2课时)
12 、桥之美 (1课时)
13 、苏州园林 (2课时)
14、 故宫博物院 (2课时)
15 、说“屏” (1课时)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说不尽的桥(3课时)
第四单元 :(共10课时)
16 、大自然的语言 (2课时)
17 、奇妙的克隆 (2课时)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1课时)
19 、生物入侵者 (1课时)
20 、你一定会听见的 (1课时)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走上辩论台(3课时)
第五单元:(共11课时)
21、 桃花源记 (2课时)
22、 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 (2课时)
23、 核舟记 (1课时)
24 、大道之行也 (1课时)
25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2课时)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莲文化的魅力(3课时)
第六单元 :(共11课时)
26 、三峡 (2课时)
27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2课时)
28 、观潮 (1课时)
29 、湖心亭看雪 (1课时)
30 、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游山西村(2课时)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怎样搜集资料(3课时)
课程实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3).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