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消化道
上消化道出血
概述:(江永威)
消化道出血英文名字:hemorrhage of digestive tract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严重的症候。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上消化道出血部位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以屈氏韧带为界,其上的消化道出血。大出血是指在短时间内的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血便等,并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障碍,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病因:(李俊兰)
上消化道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症等。
常见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食管疾病 食管静脉曲张、食管贲门黏膜撕裂、食管糜烂、溃疡.食管癌。
2、胃部疾病 胃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胃底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黏膜变、胃癌、胃息肉、糜烂性胃炎。
3、十二指肠疾病溃疡、十二指肠炎、憩室。
4、邻近器官疾病胆道出血(胆石症、肝胆道肿瘤)、胰腺疾病(假性囊肿、胰腺癌等)、主动脉瘤 、 破裂人上消化道。
5、全身性疾病 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尿毒症、血管性疾病(遗传性出血性血管扩张等)。
临床表现:(李俊兰)
1.呕血和(或)黑粪;
2.出血量400ml以内可无症状,出血量中等可引起贫血或进行性贫血、头晕软弱无力,突然起立可产生晕厥、口渴,肢体冷感及血压偏低等。大量出血达全身血量30-50%(约1500-2500ml)即可产生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绀、 HYPERLINK /v814143.htm?ch=ch.bk.innerlink 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至测不到, HYPERLINK /v7665687.htm?ch=ch.bk.innerlink 脉压差缩小(小于3.33-4kpa)及脉搏快而弱(脉率大于120次/分)等,若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
3.氮质血症;
4.中度或大量出血病例,于24小时内发热,多在38.5度以下,持续数日至一周不等;
5.体征:消瘦,左锁骨上凹淋巴结肿大、上腹包块者多见于胃癌; HYPERLINK /v5953112.htm?ch=ch.bk.innerlink 蜘蛛痣、 HYPERLINK /v6696702.htm?ch=ch.bk.innerlink 脾大、腹水者多见于 HYPERLINK /v7522104.htm?ch=ch.bk.innerlink 门脉高压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黄疸、胆囊肿大、剧烈上腹痛,呕血呈条状血块,提示肝外型胆道出血; HYPERLINK /v7728340.htm?ch=ch.bk.innerlink 皮肤粘膜出血提示有全身性疾病,如皮肤粘膜尤其颜面、上肢皮肤及口腔、鼻咽部粘膜有 HYPERLINK /v122215.htm?ch=ch.bk.innerlink 毛细血管扩张和 HYPERLINK /v218746.htm?ch=ch.bk.innerlink 毛细血管瘤,见于 HYPERLINK /v5941586.htm?ch=ch.bk.innerlink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发病机制(即病理):(李小凤)
1.门脉高压:任何原因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的发展结果必然导致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的侧支循环的形成,主要表现为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这些曲张静脉由不结实的黏膜下层组织所支持。曲张的静脉压力不断增加而使静脉壁变得菲薄,并且经常受到食物的摩擦和反流到食管的酸性胃液的侵蚀,这些都是引起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原因。再者食管静脉缺乏静脉瓣,易受valsalva的影响,使胃冠状动脉的血不断被灌入食管静脉,故闭气、用力排便等任何原因引起腹压增高均可成为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诱因。
2.炎症与溃疡
炎症:急性糜烂性胃炎是引起呕血与黑便的常见病变,故又称急性出血性胃炎。一般由酗酒、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等药物造成胃黏膜上皮细胞的脂蛋白层损害,胃腔内的氢离子得以反弥散至胃粘膜内层,引起炎症,并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以致有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溃疡。皮质激素可促使胃酸、胃蛋白酸的分泌,而抑制胃黏液分泌,削弱了胃黏膜的屏障作用,为氢离子反弥散提供了条件,加重了胃黏膜的损害,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
溃疡:胃、十二指肠局部黏膜损害因素和黏膜保护因素之间失去平衡,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溃疡病发生的基本因素。损害作用中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尤其十二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HSK1级真题2.pdf
- 2024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综合知识、案例分析、论文)合卷软件资格考试(高级)试题与参考答案.pdf VIP
- 会计实习期实习总结PPT.pptx
- 《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知到智慧树网课国际学术交流英语答案.docx
- 2018年下半年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考试应用技术下午真题及标准答案.docx VIP
- GB/T 43462-2023电化学储能黑启动技术导则.pdf
- 选择题解题技巧和方法:三审六原则(2025修订版)-【授之以渔】2025高考历史题型专项讲解.pptx
- 铁道 部铁路线路设备大修规则.pdf VIP
- 2025年中国腹腔镜系统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