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药物治
大三上学期期末 孙家佳
PAGE \* MERGEFORMAT 7
临床药物治疗学
临床药物治疗学:是应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药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利用患者疾病的临床资料,研究临床药物治疗实践中合理选用药物进行治疗的策略,其目的是指导临床医学工作者制定和实施合理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疗效和最低治疗风险。其核心是合理用药。
药学服务(PC):是提供负责的药物治疗,目的是达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确定结果,这些结果包括:治愈疾病、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症状、阻止或延缓疾病过程、预防疾病或症状的发生。PC是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服务,目的是获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确定结果。
影响药物治疗效应的因素:一、药物因素:⑴剂量:同一药物在不同剂量或浓度时,作用强度不同,有时可用做不同的治疗用途。例如:酒精:70%的杀菌效力最强,用于皮肤及体温计的消毒;更高浓度的使细菌表层蛋白质凝固,阻碍药物渗入菌体内,杀菌能力降低;40%—50%的擦皮肤,防止褥疮发生(云南白药酊);20%—30%的涂擦皮肤使局部血管扩张,依靠乙醇蒸发散热降低体温。不同个体对同一剂量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 ⑵药物剂型:注射剂中吸收速率水溶剂油剂混悬剂,作用时间:混悬剂油剂水溶剂。口服给药吸收速率:水溶液散剂片剂。例如:下列四种剂型吸收速率最快的是:A.散 B.颗粒 C.片 D.胶囊(颗粒吸收速率最快) ⑶给药途径:不同给药途径的吸收速率:静脉注射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肛门贴皮 ⑷给药时间和间隔:根据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规律,以药物血浆半衰期(t1/2)为时间间隔恒速恒量给药,4~6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可达到平衡。(注意曲线图) ⑸联合给药:①药剂学方面的相互作用(注意配伍禁忌:液液之间,发生在体外);②药动学的相互作用(ADME,在体内,例如:促胃肠动力药加速胃的排空,血清浓度降低30%左右;抗胆碱药减慢胃肠蠕动,血清浓度提高30%左右。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肝药酶抑制剂:抗结核药异烟肼。 碱化尿液可加速酸性药物经肾排泄,酸化尿液可加速碱性药物排泄,减慢酸性药物排泄。 产生药效为游离型,效应与其浓度成正比,结合型不能跨膜运输,不发挥药效,不易排泄,只是储备);③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不同性质的药物对同一受体可发生激动或阻滞两种相反的作用。⑹反复用药:①停药反跳:发生于受体拮抗剂,停药后恢复原有的敏感性;②耐受性:连续用药中,需加大药量才有给药初期同样的疗效。 二、机体方面因素:年龄和性别的影响;遗传因素、个体差异和种族差异;病理状态的影响
药物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处方的管理:P13
药物的遴选原则:药物有效,临床必须,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质量稳定及可控,中西药并重
7.非处方药:指不需要凭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及使用的药品,简称OTC。甲类非处方药为红色椭圆形底阴文,红底白字);乙类非处方药为绿色椭圆形底阴文(绿底白字)
8.药物效应:指药物作用所引起的机体功能的改变,是药物作用的结果。 对因治疗:指药物可消除、对抗原发病原因子,治愈疾病,属“治本”。 对症治疗:指药物能改善疾病症状,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耐受力,但不能祛除病因,属“治标”。
9.药物的不良反应:副反应,毒性作用(三致反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
10.受体:是一类体内介导细胞信号的功能蛋白质,它能识别某些微量化学物质,并特异性与之结合,进而通过中介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物效应。调节:脱敏和增敏(停药反跳)
11.首过效应:口服药物进入体循环前,部分药物会被胃肠黏膜的代谢酶及肝药酶代谢消除,实际进入循环血中药量减少,称为首过效应。首过效应大的药,口服用药生物利用度低,一般不宜口服。 绝对生物利用度1,相对生物利用度可1或1,
12.房室模型:药物在不同组织器官中分布不同,为了便于分析,将分布特点相近的组织器官归为一个房室,这种数学分析方法为房室模型法。房室往往不具有真实的解剖学及生理学空间。①一室模型:若药在体内分布迅速达到平衡,且各组织器官中的药物浓度与血浆药物浓度呈同步衰减,将机体看成一个均匀的房室。口服用药可用一室模型描述。②二室模型:将血流丰富、药物能迅速达到平衡的组织器官归为中央室;反之归为外周室,静脉注射给药可用。
13.分布容积Vd:按体重70kg算,若Vd为4—5L,表明药物仅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安全论文2000字范文(精选5篇).docx VIP
- 用电检查员技能培训课件—三相四线计量装置错接线分析及操作.pptx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pptx
-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红色革命故事学习PPT.pptx VIP
- 心理健康指导师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电子基础培训介绍.pptx VIP
- 离心式压缩机培训PPT.pptx VIP
- 犯罪心理学大学校园故意杀人罪的分析以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为例.pdf
- SLT 631.1-2025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docx
- 高考历史判断题练习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