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白塞氏病的.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塞氏病的

 白塞病   白塞病是一种以复发性口腔、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特征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全身性疾病。病因不明,病理基础为血管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实验室特异诊断标准,无有效根治方法。   一、历史   ■1930年Adamantiadis描述过本病的口、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疹的相互联系。   ■1937年土耳其皮肤科医师Behcet首先报道了一组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和眼色素膜炎病变的三联征,后人称之为白塞综合征   ■自Behcet后,各国学者开始重视此病,发现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广泛累及心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附睾等系统,为一系统性疾病。   二、流行病学   ■本病多见于沿丝绸之路的国家,故又称丝绸之路病。在东亚、中东和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中国、日本、伊朗等国患病率为10~25/10万人,土耳其患病率最高,约为100~370/10万人。欧美等国发病率较低,约为0.3~5/10万人。   ■除发病率不同外,疾病表现特征也存在地区间差异,男女比例亦不相同。我国、朝鲜、日本学者多报道以女性居多,伊朗、英国、土耳其等国家则报道男性居多。男性患者血管、神经系统及眼受累较女性多且病情重。   ■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但发病高峰年龄为16~40岁。   三、临床表现   (一)临床表现-口腔溃疡   ■多数患者以此征为首发症状,不定期复发。   ■溃疡可以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多位于舌缘、颊、唇、软腭、咽、扁桃体等处。可为单发,也可成批出现。   ■初为一圆形红斑,继之出现一针尖大小疱疹,很快发展成溃疡,米粒或黄豆大小,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楚深浅不一,底部有黄色覆盖物,周围为一边缘清晰的红晕伴有疼痛。   ■一般约1~2周可自行消退不留疤痕。重症者溃疡深大愈合慢,偶可遗有疤痕。         (二)临床表现-生殖器溃疡   ■约75%患者出现生殖器溃疡,病变与口腔溃疡基本相似。但出现次数少。   ■受累部位为外阴、阴道、肛周、宫颈、阴囊、阴茎等处。   ■溃疡深而大,疼痛剧、愈合慢,少数患者溃疡可经久不愈。可因溃疡深而致大出血或阴囊静脉壁坏死破裂出血。      (三)临床表现-眼炎   ■眼部受累各家报道不一,差异较大,约50%左右。眼受累致盲率可达25%。   ■常见的眼部病变为葡萄膜炎,眼球其余各组织均可受累。角膜炎、巩膜炎、脉络膜炎、视网膜炎、视神经炎、坏死性视网膜血管炎、眼底出血等均可出现。前房积脓是葡萄膜炎的最严重形式,葡萄膜炎及视网膜血管炎为眼损害的特征性表现。    全葡萄膜炎      前房积脓伴轻度结膜炎      皮损发病率高,可达98%,表现多种多样,有结节性红斑、疱疹、丘疹、痤疮样皮疹,多形红斑、环行红斑、坏死性结核疹样损害、浅表栓塞性静脉炎、大疱性坏死性血管炎、Sweet病样皮损、脓皮病等。      (四)临床表现-皮肤病变   结节性红斑约占70%,最具特征性。主要见于下肢、小腿呈对称性分布,蚕豆至胡桃大小不等,深浅不一伴压痛。表面呈红色,1~2周后颜色转暗逐渐消退,可留有色素沉着,但易再发。有时新老病损交替出现,形成不同形态的损害。      毛囊炎样皮疹最多见,多发生于头面部、胸部、大腿、阴部等处,皮损特点为基底较大,中央高起成丘疹或结节状,顶端脓头较小,周围有较宽红晕,反复发作,夏季为重,有辅助诊断价值。      本病患者针刺或皮肤损伤后24-48小时可形成水泡、无菌性脓疱或毛囊炎样皮疹,这种针刺反应对本病有较高的。   特异性,且在疾病活动期间明显高于缓解期。在我国针刺反应阳性率为62.2%,地中海沿岸国家可高达80%,而欧美国家仅为10%左右。      (五)临床表现关节损害   ■关节症状约占60%,包括关节痛和关节炎。一般仅有关节酸痛,红肿较少,严重时关节明显肿痛甚至活动受限。   ■两膝关节受累最多,亦可累及踝、腕、肘等其他四肢大小关节。   ■可表现为非对称性或对称性、单发或多发。可反复发作,但一般无侵蚀性改变,偶可出现轻微的破坏性改变。   (六)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损害(neuro-Bechet’s disease)   ■发病率约为5%~50%,多于病后数月至数年出现,少数(5%)可为首发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较多见。临床表现依受累部位不同而各异。主要可分为:   --脑干型:可有头痛、头晕,Horner综合征、假性球麻痹、呼吸障碍、癫痫、共济失调等。   --脑膜脑炎型:有脑膜刺激征,颅高压表现,视乳头水肿,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   --脊髓型:不同程度截瘫、尿失禁、双下肢无力,感觉障碍等。   --周围神经型:较少见,约为中枢病变的10%,表现较轻,仅有四肢麻木无力,周围型感觉障碍等。   ■当出现非脑膜炎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