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3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2013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 积累和运用(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树杈(chā) 脸颊(jiá) 羚羊(líng) 意见分歧(qí) B.不禁(jìn) 撒谎(sā) 沉寂(jī) 絮絮叨叨(dāo) C.憔悴(cuì) 匿笑(nì) 祷告(dǎo) 侍弄花草(shì) D.蹲下(zūn) 霎时(chà) 攥着(zuàn) 尊君在否(fǒu)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祷告 并蒂 各得其所 翻来复去 B.脸颊 决别 爆怒无常 絮絮叨叨 C.捶打 荫蔽 形影不离 水波粼粼 D分岐 委曲 满不在乎 喜出忘外 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4分) A 景物描写 B 语言描写 C 动作描写 D 心理描写 (1)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一定不会了。 ( ) (2)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 (3)“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 ) (4)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 4.下列加点字的成语运用不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B.哪怕是儿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C.他沿着十里路来到秋浦河段,走上山丘眺望前方,只见水波粼粼,岸上麦穗泛起层层麦浪。 D.母亲节那天,她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充分的作用。 B.进入21世纪以后,教育问题越来越多受到社会的关注。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D.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成为有用的人才。 6.默写题。(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在《过故人庄》中,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与鉴赏。(46分) (一)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等因素。(4分) 2.解释加粗的词。(4分) (1)寒雪日内集________________ (2)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____ (3)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___ (4)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 3.“儿女”一词古今意义不同,今义指儿子和女儿,古义指________________(2分)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另一个把雪比作柳絮,哪一个更好呢?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二) 阅读《散步》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①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②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