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细菌的遗传与的变异.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细菌的遗传变异;第一节 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2、质粒 (Plasmid)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多为环状双螺旋DNA分子。质粒可以自身复制,随宿主菌分裂传到子代菌体。在一定条件下,质粒可以转移,也可丢失。质粒是自行复制单位,有的需与核质染色体的复制同步,称为严紧型复制。编码细菌各种重要的生物学性状。;№1 F质粒:编码性菌毛的质粒称致育质粒或F质粒 ,具有F质粒的细菌有性菌毛,为雄性细菌;无F质粒的细菌无性菌毛,为雌性细菌,该质粒与细菌的有性结合有关。 №2 毒力质粒:编码细菌各种毒力因子的质粒统称毒力质粒或Vi质粒 。如致病性大肠杆菌在黏膜上定居及产生毒素的能力可由不同质粒编码,其中K质粒编码对黏膜具有黏附活性的菌毛,ST质粒与LT质粒分别编码耐热肠毒素和不耐热肠毒素。细菌对抗菌药物或重金属盐类的抗性则由R质粒所决定。一个质粒可同时具有几种编码功能。 ; 质粒可以在细菌间转移,当质粒从一个细菌转移至另一个细菌时,携带的性状也随之转移。质粒的转移不仅可以发生花同种、同属的细菌之间,有的甚至还可以在不同种属的细菌间进行。按其转移的特性时将质粒分为二类:接合性质粒与非接合性质粒。 ;2、穿梭载体 是一类特殊的质粒,可在某种属关系差异较大的微生物中转移,例如在大肠杆菌与酵母之间。利用它可携带质核或真核微生物的外源序列。 3、转座因子 (transposable element) 近年来发现微生物的某些DNA片段作为一个独立单位可在染色体上移动,此种移动甚至可发生在不同种细胞之间。这种可移动的DNA片段称之为转座因子。细菌的转座因子有三种类型:插入序列(IS)、转座子(Tn)以及某些特殊的噬菌体,例如Mu是促变噬菌体的简称。;4、毒力岛(pathogenicity island,PAI) 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PAI是指病原菌的某个或某些毒力基因群,分子结构与功能有别于细菌染色体,但位于细菌染色体之内,因此称之为“岛”。PAI虽然是染色体的DNA片段,但两端往往具有重复序列与插入元件,其G+Cmol%及密码使用与细菌染色体有明显差异,分子量较大,多为30~40kb,也有达100kb者。;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SⅢ〖杀死〗 ;大量R菌落;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植物病毒蛋白质和RNA可以人为地分开, 同时又可把它们重新组合成具感染性的病毒.;TMV;染色体;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第二节 基因突变;二、细菌常见的变异现象; 2、形态结构变异 常见的有细胞壁缺陷变异 (细菌L型等)、荚膜变异或鞭毛变异等。 ;形态结构变异;形态结构变异;3、抗原变异 由于细菌基因突变而引起其抗原结构发生改变的变异类型。 常见的抗原变异有: 菌体抗原变异 鞭毛抗原变异 (H-O变异) 荚膜抗原变异;4、抗性变异 是对某种化学药物或致死物理因子抗性的变异。如耐药性的产生、对多种物理因素的抗性增强等。 5、营养型变异 主要引起营养缺陷型变异,即细菌丧失合成一种或几种生长因子的能力,无法在基本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繁殖的变异类型。这种突变对研究细菌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很有用处。此外,营养型变异菌株可作为杂交、转化、转导和原生质体融合等研究中的标记菌种。 ;6、毒力变异:毒力增强或减弱;细菌毒力减弱的方法; (3)在含有特殊化学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 如广为采用的结核病卡介苗 (BCG),系将牛型结核杆菌在含有胆汁的马铃薯培养基上每15天传1代,持续传代13年后育成。 (4)在特殊气体条件下培养 如无荚膜炭疽芽孢苗是半强毒菌株在含50%动物血清的培养基上,在5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