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ect;4.4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docsect;4.4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doc
学校:索堡中学 科目:九年级化学 授课时间: 课时数: 编写人:王 斌 审核人:韩向飞 张海玉 张永正 学生姓名: 班级: 课题§4.4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①质的方面:定性地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和反应条件。
②量的方面:a、定量地表明反应物的质量 等于生成物质量 。据此可以计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 。
b、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
随堂练习
1.下列各项:①物质种类②物质的总质量③元素种类④分子种类⑤分子数目⑥原子种类⑦原子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A.①②⑥⑦ B.②③④⑥⑦ C.②③⑤⑥⑦ D.②③⑥⑦
2.下列事实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 ( )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质量增加了 B水结成冰
C 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比煤的质量减轻了 D 用12 g碳作原料可制得44 g二氧化碳
3.根据化学方程式4NH3+5O2====4X+6H2O,可推断X的化学式是 ( )
A.NO B.NO2 C.N2O3 D.NH3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
1、镁带燃烧: ( 反应)
2、红磷(白磷)燃烧: ( 反应)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反应)
4、木炭在充足空气中燃烧: ( 反应)
5、铜在空气中受热: ( 反应)
6、氧化汞受热分解: ( 反应)
7、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 反应)
8、用双氧水制氧气: ( 反应)
9、用氯酸钾钾制氧气: ( 反应)
10、电解水: ( 反应)
11、氢气燃烧: ( 反应)
提升性作业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 )A.镁的质量2 g,氧气质量3 g,氧化镁质量5 g
B.镁的质量3 g,氧气质量2 g,氧化镁质量5 g
C.镁的质量1 g,氧气质量4 g,氧化镁质量5 g
D.镁的质量4 g,氧气质量1 g,氧化镁质量5 g
6、.现将A、B两种物质各10 g混合加热,A完全反应,生成8 gC和4 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
A.1:1 B.2:1 C.4:1 D.5:1
学习
目标1.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2.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学习过程(含前置性作业、课堂学习、随堂练习、提升性作业等)前置性作业
1、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
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宏观
反应物和生成物 不变
元素的 不变
五个不改变 原子 不变
微观 原子 不变
原子 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 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 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 可能改变
2、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