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满井游记》案例
《满井游记》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生字词,整理常见实词,积累语言。
2、能力目标:重在诵读,读出文章字里行间蕴涵的情趣,学会细致观察景物,并能用白描手法,借助修辞表现出来。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的感情,并学会与自然相处,去领略自然中的情趣。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口味语言,体会情感。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大义。2、查找有关作者袁宏道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案
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飞沙走砾( ) 廿二日( ) 燕地寒( )呷浪之鳞( ) 曝沙之鸟( ) 泉而茗者( )脱笼之hú( ) wū( )能无纪
2、解释各句中的加点词语。
(1)局促一室之内 (2)土膏微澜
(3)娟然如拭 (4)泉而茗者
(5)红装而蹇者
3、指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恶能无纪 通 , (2)夫不能以游堕事 通 , 4、本文是一篇 的游记散文,作者袁宏道,明代文学家,湖广公安人(现在湖北公安),与其兄 、弟 合称“公安三袁”。在文学创作上,他们反对 , ,主张 。作为文学流派,其取名的依据是他们的 。
5、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第1段写了城中“ ”的景象和 的苦恼。
(2)第2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郊游的 。文章最后一段以议论作结,再次表明作者 的兴趣。
二、导入新课
三、研读理解
1、音读。
(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2)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朗读。
2、疏通文义。
(1)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不理解的与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找寻答案。也可向老师提问。
(2)全班讨论质疑。
教师明确:(屏幕投影,教师提示同学们注意这些词语)
作 局促 土膏 于时 乍明 娟然 靧面 浅鬣 茗蹇 尚劲 浃 呷 堕事 适 恶能
(3)教师小结。
东风时作: 飞沙走砾:
偕数友出东直: 适与余近:
余寒犹厉:
3、再读。
(1)学生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再读课文。
(过渡)这是一篇清新的写景小品文,生动地表达了一个一冬都“局促一室之内”的城居者畅游时的欢畅心情,这情是从景中感受到的。下面让我们细细品读课文,体会其写景的妙处。
(2)品评佳句,感受意境美。
请同学们找出你认为意境很美的句子。(讨论交流,可以通过问题进行提示)
文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点怎样?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作者依次描写了柳、土地、水面、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风、鸟、鱼等景物。
举两例: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评析: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评析:
4、情感。
文章的意境之美从同学们品析的语句中倾泻而出。刘勰说“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本文只选取出、水、田野??处,尽形尽致地写活了初春的满井。如此美景,令作者如“脱笼之鹄”。
那么文中哪些地方写了作者的情感变化呢?
(1)学生在文中勾画直接描写作者心情的语句。
(2)讨论一下,这些语句体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教师明确:
诗句:
心情:
教师总结:
本文以议论作结,再次表明作者寄情山水的兴趣。“不能以游堕事”是对热衷于仕途功名的人说的。这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真正的自然在“郊田之外”而非人事纷扰的“城中”。
作者在官场感到孤独,大自然却给他慰藉,在心灵与自然的贴近中,山水鱼鸟都成了他的知己,这种喜悦之情自是溢于言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