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不容忽视的“优秀生”---自负型学生的矫正.doc

不容忽视的“优秀生”---自负型学生的矫正.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容忽视的“优秀生”---自负型学生的矫正

PAGE  PAGE 4 不容忽视的“优秀生” 自负型学生的矫正 西固城第一小学 陈作伟 内容提要:当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已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部分教师也因此而忽略了对优秀生的教育与管理,致使部分优秀生出现了思想误区。自负就是很多优秀的学生可能存在的一个通病。适度肯定自己可以增强自信,但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就会使自己变得自负,会使自己远离群体,不融于集体,长久下去可能形成孤僻乖戾的性格,阻碍个人的健康成长。本篇是我通过系列教育活动矫正自负型学生的一个鲜活案例。 一、背景描述 宋某(化名)是我们班(小学已毕业)非常优秀的学生。她天资聪颖,思维敏捷,成绩优异,而且人长得漂亮。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能歌善舞,发展比较全面。几乎所有的问题都难不倒她。充满朝气的她,无论课内还是课外,总可以见到她活跃的身影。在学校是个受欢迎的好学生,学校领导看着喜欢, HYPERLINK /banzhuren/ \t _blank 班主任老师更是视为心腹骨干。回到家里,爸爸妈妈又把她捧为掌上明珠,宠爱有加。 班上有个这样能干的学生,做为班主任当然十分高兴,一直都很重用她,凡事都让她管。可渐渐地我发现她越来越自命不凡,和同学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了。记得有一学期开学初重新成立班委会,我征求她的意见,她说这个“太笨”,那个“不会说话”,不是摇头就是撇嘴,意思十分露骨:全班除了她没人能当班干部了!也许正是她的这种态度,引起了同学们的不满,班干部竞选时,她意外落选了。当时,她一下急哭了,中午以拒绝吃饭表示对竞选的不满。 二、存在问题 宋某从小就成绩优异,能力出众,倍受家长老师的宠爱。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讨论问题时喜欢咄咄逼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吹捧,看不起其他同学。这样渐渐养成了自负心理。竞选班干部失败后没有及时从自身查找原因,反而以不吃饭等偏激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可见受挫能力极差! 三、矫正过程 面对很特殊的这样一个孩子,我决定采用“极限催化”的方法,让她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心服口服地看到别人的优点,也能正视自己的缺点。 在一次《假如我是……》的习作中,她写了《假如我是公主》,文章中处处表露出作为一个公主的骄傲,而班中有一位平时成绩很一般的学生,写了《假如我是一位母亲》。文章写得真实具体、朴实感人。我就在讲评课上范读了她们的 HYPERLINK /zhongxuezuowen/ \t _blank 作文,让学生来评析,不少学生都指出宋某的文章太过骄傲,立意也不切实际。都交口称赞另一位学生的文章真实感人,毫无做作。我看出了她的不服气。晚上放学时我有意识和她一起回家,告诉她做人不可以太过骄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缺点。今天这位同学的文章写得比你好并不意外,一个人不可能会十全十美,一个人也不可能一无是处。又帮她分析了班干部落选并不是因为她能力不够,而是她太过自负,把当班干部看成是一种炫耀,而不是为班级服务,所以同学们才会不信任你!她听后头埋得低低的,若有所悟地红着脸轻轻说:“我懂了……”。接着,我又去她家进行了家访,把她最近的表现婉转地告诉了她的家长,并站在他们的立场真心地分析了利弊,家长听了很感动,也意识到自己对孩子过分地宠爱给孩子带来了不利的一面。他们决定和我一起帮她改正缺点,让孩子成为更优秀的学生。 果然,那以后在他家长的协助下,在我的一次次谈心下,她变了,变得乐于与同学交流了,变得能虚心地听同学们的建议了,变得更乐于助人了。在后来的班干部竞选中,全班全票通过评选她为班长了!她高心地跑到我身边在我耳边悄悄说了声:“谢谢您!老师!” 四、分析评价 (一)消除“马太效应”,把每个人都看成“金矿”。 身为教育者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学生们都能健康地成长。但现实总不会那么尽如人意,也不会那样整齐划一,有聪明好学的优等生,也有反映慢,习惯差的困难生。在班级里难免会出现优生优待、差生差待的现象,这就是教育工作中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使得少数学生成为“精神贵族”。而多数学生成为班级中的“陪衬品”、“附庸物”,从而形成少数与多数的隔阂、分化和对立。这种分化一旦开始,必然导致班集体的分化瓦解,而使学生丧失最佳发展环境,这样少数优生由于受到过度的、甚至是不当的表扬,变得自负自傲、孤芳自赏;而大多数中等、 HYPERLINK /Banzhuren/List_168.html \t _blank 后进学生由于处于一种被忽视甚至被歧视的境地,而造成心理的畸变,这是多么残忍的一幕!所以作为班主任我觉得首先要摒弃“马太效应”,不要偏爱优秀生,应公平、公正地对待自己的所有学生,无论是长得漂亮的,还是长得“困难”的;不管是后进生,还是优秀生。一视同仁,把每个人都看成“金矿”。 (二)教师要引导、激励学生发现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