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考期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讲述
金山中学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合格考
期终考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徐志明 审核人:王 铭)
考生注意:
1.本考试分为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8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古希腊人在许多方面都胜古罗马人一筹,除了
A哲学 B文学 C艺术 D法律
2、13世纪左右,西欧确立了除国王外,贵族和市民阶层也能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是
A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等级君主制 D君主专制
3、历史学家将商代的历史视为“信史”的依据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青铜工艺日臻完善
C文献与文物相印证 D国家特征已经形成
4、“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出自
A孔子 B韩非子 C老子 D董仲舒
5、使古代中国人走上读书—考试一做官这一人生轨迹的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推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6、“省”作为我国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沿用至今,它最初设立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7、在中国古代,作为一种怀柔远人和展示天朝威仪的对外贸易活动是
A朝贡贸易 B全球贸易 C边境贸易 D民间贸易
8、“中国王朝最后的盛世”指的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9、表面上它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实际上它是欧洲文化的新生。它是指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民族国家形成
10、“国王斗议会,议会杀国王”最早发生于
A英国革命 B法国革命 C美国内战 D十月革命
11、19世纪中叶,美国南北方在一系列问题上产生了无法调和自的矛盾,其中不包括
A.市场 B.关税 C.奴隶制度存废 D.总统的权限
12、1904年纽约博览会上美国展出的最新工业成果是
A.铁路设备、柴油大内燃机 B.蒸汽机车、铁路设备
C.???话机、水力织布机 D.飞机、汽车
13、有学者认为,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基础”。下列各项能够作为其论断依据的是
A.德国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 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C.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 D.德国推行世界政策争霸全球
14、清朝驻某国参赞在《樱花歌》诗句“一朝轮舶炮声来,惊破看花众人梦”中描述的史实涉及国家有:
A.英、法 B.美、日 C.中、俄 D.日、俄
15、日本从“中国的学生”一跃成为“东方的列强”的历史转折点是
A遣使赴唐 B闭关锁国 C明治维新 D七七事变
16、“企业的合并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经济体系的灵魂”。这一现象始于
A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D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17、“古代的最后一位民族英雄,也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为
A徐光启 B林则徐 C洪秀全 D李鸿章
18、胡适原名胡嗣麋,因受某思想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影响,故改名胡适,此思想家应为
A林则徐 B康有为 C梁启超 D严复
19、光绪帝在读到“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的上书后深受震动,决定变法。康有为的这封上书起因于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洋务运动的失败
C.德国强占胶州湾 D.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20、“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这些历史事件用的纪年方法是
A.年号纪年 B.干支纪年 C.民国纪年 D.公元纪年
21、“请来各等众神仙。……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生平。”这首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22、右图是20世纪初的一幅漫画,它说明
A.清政府开始成为列强的工具
B.列强开始成为清政府太上皇
C.清政府逐步成为列强的工具
D.列强完全成为清政府太上皇
23、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结束长期海外流亡生活,回到上海。轮船刚一靠岸,孙中山就被记者团团围住,有人间他:“您这次带了多少钱来?”孙中山回答说:“予不名一文也,所带者
革命之精神耳!”孙中山的“革命之精神”应该是
A.改良立宪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民主和科学
24、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