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黄龙洩湖国内的狩猎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pdf

黄龙洩湖国内的狩猎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31 卷 专 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V ol. 31 Sup. 2003 年 10 月 Journal of Shaanx i Normal 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Oct. 2003 文章编号: 10013857( 2003) Sup.008805 黄龙氵曳湖国内狩猎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高学斌1, 肖 红1 , 王 艳1, 王伟峰2 , 任建设2 ( 1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陕西 西安 710032; 2 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和野生 动物管理站, 陕西 西安 710082) 摘 要: 采用直接相对数量调查法和间接相对数量调查法两种方法, 对氵曳 湖林区栖 息的狍、野猪、草兔和雉鸡的分布及数量进行了初步调查. 确定年猎取量狍为 40~ 50 只、野猪 80~ 120 头、草兔 600~ 630 只、雉鸡 530~ 580 只. 并对狩猎场建设进行了可 行性分析. 关键词: 氵曳湖; 狩猎场;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S863 文献标识码: A 黄龙县属陕北黄土高原区, 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曾于 1971 1973 年和 1979 1981 年, 两次对黄龙县林区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 估算狍( Cap reolus cap reolus ) 的 2[ 1] 平均密度为 3. 4 只/ km . 2001 年 11 月受黄龙县林业局委托, 笔者对栖息于氵曳 湖林区的狍、 野猪( Sus scrof a) 、草兔( L ep us capensis )和雉鸡( Phasianus colchicus)的数量、分布、种群结构、栖息环 境与狩猎条件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旨在为该地建设狩猎场提供科学的依据. 1 自然环境 氵曳湖林区位黄龙山主脉西南端. 东经 1094800~ 1095840, 北纬 353720~ 354510. 东西宽 15. 8 km, 南北长 17. 6 km, 总面积约 177 km2. 气候属季风型大陆山地气候. 年平均气 温为 7. 6 ~ 10. 2 , 最热是 7 月份, 月平均气温为 21. 5 , 最冷是 1 月份, 月平均气温为 - 5. 7 , 无霜期 155~ 185 d, 年降水量 600 mm 左右. 地貌属陕北地区沟壑纵横的黄土地貌类 型, 土壤为山地褐土. 山顶浑圆, 河谷深切, 海拔 1 100~ 1 710 m, 地势北高南低, 相对起伏不超 过数十米至一、二百米, 沙曲河和氵曳湖河穿越全境, 汇合于氵曳湖村. 氵曳湖林区属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区, 植被覆盖率达 69%. 植被在其性质上属于地带性植被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是华北落叶阔叶林向西延伸的一部分. 在分布格局上, 植被的岛屿化分布 非常明显, 保留有相当数量的辽东栎、白桦林、山杨林、油松林和侧柏林等. 同时, 大面积分布的 是稀树灌木草丛. 灌木主要有虎榛子、荆条、连翘等; 草木半灌木的优势种有白羊草、铁杆蒿、针 茅等[ 2] . 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相对数量调查法中的直接相对数量调查法和间接相对数量调查法两种方 收稿日期: 20030310 作者简介: 高学斌( 1963 ) , 男, 陕西大荔人,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专 辑 高学斌 等: 黄龙氵曳湖国内狩猎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89 法. 直接相对调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