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来自印度季风区的水汽输送与东亚上空水汽输送
PAGE 11
来自印度季风区的水汽输送与东亚上空水汽输送
和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张人禾
LASG研究所、大气物理学,中国科学院,北京100080
(收录于2000年9月1日)
摘要
诊断研究分析了北半球夏季来自印度季风的水汽输送和东亚上空水汽输送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具有反相关关系。当印度季风水汽输送偏强(偏弱)时,东亚上空的水汽输送偏弱(偏强),长江中下游的降水也偏少(偏多)。印度夏季风水汽输送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当印度夏季风的水汽输送偏强(偏弱)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偏弱(偏强),导致了东亚上空水汽输送减弱(增强),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也偏少(偏多)。外向长波辐射(OLR)异常的分析表明,印度洋上空的对流加热异常不仅对印度季风有显著影响,对东亚季风可能也有直接影响。
关键词:水汽输送, 印度季风, 东亚季风
简介
天气与气候,无论在中国还是印度都受到亚洲季风的显著影响,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印度季风现象有别于东亚季风。早在1934年,Zhu(1934)指出中国和印度均处于季风所造成的降水区域内,降水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夏季,然而印度与中国的降水形成机制是不同的。参照Luo和Li(1984)和Tao和Chen(1987)的论述,在大尺度结构和组成子系统的方面东亚夏季风和印度夏季风都有很大不同,东亚夏季风不仅受印度夏季风流的影响,同时也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中纬度环流的影响。Huang等人(1998)提出北半球夏季东亚季风区上空的水汽输送与印度季风区上空的水汽输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东亚地区水汽辐合主要因为季风流所引起的水汽平流输送,然而在印度季风区内,风的辐合在水汽辐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上所述,亚洲季风分为两种:即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一些研究者发现东亚季风与印度季风存在一定的联系。Ye等人(1958)分析了6月份亚洲季风区上空突变的大气环流,揭示了夏季风常盛行于长江流域,中国的梅雨季节常在印度季风爆发后一周开始。Guo和Wang(1988)与Zhang等人(1999)研究发现中国夏季降水与印度的关系,提出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间可能存在固有联系,至于印度季风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东亚季风至今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水汽输送是亚洲季风区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大量水汽通过亚洲夏季风流从海上输送到季风区域。因此水汽输送受到了季风环流的显著影响,从而对季风区域降水产生重大影响。目前通过诊断印度季风区域到东亚季风区域的水汽输送特征来研究印度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的关系。第二部分阐述了资料及分析方法;第三部分讨论了来自印度季风区的水汽输送特征及其与来自东亚上空的水汽输送特征的关系;第四部分分析了水汽输送和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通过500hPa位势场分析,我们在第五部分研究了印度和东亚季风区上空的大尺度环流异常与水汽输送异常和中国降水异常的关系;第六部分探讨了印度洋上空的对流加热异常对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产生的可能的影响;结论和讨论在第七部分给出。
2、资料和分析方法
选取1949年到1998年NCEP/NCAR逐月再分析数据,中国气象局记载的1951年到1998年全国160个测站的月降水资料和1974年到1998年逐月的外向长波辐射(OLR)的来自NOAA的数据。目前研究中常用夏季平均代表北半球夏季,故采取6月到8月的平均值。
水汽在对流层中从地表到100hPa分别沿纬向和经向垂直积分表达为Qλ和Qφ:
和
其中,q,g和ps分别为比湿,重力加速度和地表面气压; p,u和v分别表示气压、纬向和经向风分量。
来自印度季风区的水汽输送与东亚上空水汽输送的关系
图1显示了北半球夏季的水汽通量。东亚上空的水汽主要来自热带的两个区域:即印度季风区和热带西太平洋。其中源于印度季风区的一支水汽自西向东经过孟加拉湾流域,到达中国南海后北转输送至东亚;源于热带西太平洋的一支水汽从副高南侧西行,而后沿副高西侧到达东亚。
图1. 夏季(6--8月)水汽通量
图2. BBAI随时间演变图(虚线表示BBAI标准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竹县政府99年绿美化—苗木申请表乡镇别申请苗木单位基本资料填.doc
- 新生比公式重新恢复比公式.ppt
- 文明出行、从我做起.ppt-淄博五中.ppt
- Unit2SectionⅡ语言点三句型解构板块应用落实牛津译林版选修8.doc
- Unit2SectionⅡ课时跟踪检测综合提升板块牛津译林版选修8.doc
- 无人飞机探空与台风观测.doc
- Unit2SectionⅢTaskProject课件(牛津版选修6).ppt
- Unit2SectionⅢTaskProject课件(牛津译林版选修8).ppt
- 新型氧传感器.ppt
- Unit2SectionⅢ语言点三句型解构板块应用落实牛津译林版选修8.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