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花山寨丹霞地貌特征及力学成因初探.张祖安.doc

芷江花山寨丹霞地貌特征及力学成因初探.张祖安.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芷江花山寨丹霞地貌特征及力学成因初探.张祖安

PAGE 120 经 济 地 理 19卷 张祖安:芷江花山寨丹霞地貌特征及力学成因初探 PAGE 121 第19卷 经 济 地 理 ECONOMIC GEOGRAPHY Vol. 19 1999年2月 第五届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 Feb., 1999 芷江花山寨丹霞地貌特征及力学成因初探 张 祖 安 (芷江侗族自治县建设局 湖南芷江 419100) 提 要 中亚热带暖湿气候造就了花山寨丹霞地貌的地表特征。本文着重论述了日较差、 水的冻胀及日照对风化球、莲花座、洞穴生成发育的影响,并提出进一步定量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花山寨 丹霞地貌 力学成因 气候影响 1 花山寨地理概况 花山寨地处云贵高原东部的湘西丘陵区,介于109°46′00″E~109°47′29″E,27°31′15″N~27°32′12″N之间。其主峰顶海拨高程335.0m,相对高程85.0m左右。 在这1.5km2范围内,放眼四野,绝无棱角峥嵘的挺拨峰林。山体轮廓线均呈圆弧舒缓,连绵起伏的光滑曲线。丹霞地貌的地表特征已进入发育晚期。 花山寨岩石颜色呈粉红色、褐红色。总体以砂岩为主,灰色砾石夹杂其中,占5%~18%。砾石呈次圆状,粒径4mm~20mm。经抽样测定,砂岩干比重为2.122g/cm3,孔隙率为14.29%,抗压强度为9.522MPa。 四周环境,地形低洼平坦,水稻田四周环绕,在主峰以北300m、以东800m处青鹤溪流水潺潺。 图1 风化石球 2 丹霞地貌的形态特征 花山寨地貌形态特征主要有:表层附着砂、风化球、莲花座、月亮门、洞穴等。 2.1 表层附着砂 置身于这粉红色的岩岭,或峭壁、或山脊、或洼地,远近高低满目细砂,赤裸的山体通身都附着一层细砂。以手触摸滑移,颇有砂感。这细砂已与山体分离而依附其上。砂粒直径0.07mm~2.00mm。 2.2 风化球 在山脊较平坦部位,散布着若干表面圆曲又非正球的砂岩球。径长0.6m~2.0m。其下部镶嵌入砂土0.1m~0.3m深度(图1)。 2.3 莲花座 在山麓分布着许多凹凸不平,形似莲花瓣的水平连续带状图纹。它夹在光滑的山体面层之间,异常显眼。图纹深度0.1m~1.0m,长度数米,高度1m左右。最大一处深度2.0m,长度30.0m,高度4.0m(图2)。 图2 莲花座状风化带 2.4 月亮门 是洞穴发育的过渡阶段。多发生于峭壁的山腰部位,形成一道弧凸向上、凹入山壁深度1m左右的圆弧槽。远处仰望,恰似一弯新月悬挂中天。其中尺寸最大的一处,凹深度1.5m,弦长24.5m,弧高4.2m。经测量计算,其弧高与弦长之比值有一定的取值区间,为1:(4.2~5.8)。(图3)。 2.5 洞穴 图3 崖壁上的弧形崩塌槽—月亮门 在山体某些立面的山麓形成许多大小不同、深浅不一的洞穴。洞穴的内壁、天棚面及地坪均呈光滑曲面。其面与面之间无明显交接界线,都是曲面过渡。较大的洞穴有乌龟洞与蛤蟆洞。其余均为较小的浅洞。洞口的高宽比、洞穴的深宽比分别有一定的取值区间。经测量计算,高宽比为1:(2.4~3.5)。深宽比为1:(1.5~2.4)。其中,乌龟洞的深度有明显人工外力迹象。 3 地表特征的力学成因 3.1 现代气候特征 该区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冬季受西风带冷空气影响;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①。 气温 ≥10 ℃积温为5129.0℃,240天~300天。年平均气温为16.5℃。最冷候平均气温为-0.2℃,多发生于1月份。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1.5℃;极端最高气温为39.9℃。 降水 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242.0mm。最大日降水量为179.6mm。日降水量≥0.1mm的雨日为160天。降水日主要分布于4月至8月。 常年主导风为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2级,最大风速为33.0m/s。 3.2 物理风化 较大平均气温日较差的暖湿气候,决定着该地区丹霞地貌地表特征的发育演变。虽然不排除化学风化与生物风化的作用;但是,从其现状看,主要表现为物理风化。而物理风化主要因昼夜温度差产生的岩体不均匀膨胀及收缩,和因寒冷季节低温产生水的冻胀破坏。 3.3.1 由于温度差产生不均匀膨胀及收缩 该地区气温变化情况:较大的日较差多发生于春、秋季。昼夜温差最大值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