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应考基本原理和规律集锦
PAGE11 / NUMPAGES11
厦门市翔安一中2013年高三总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应考基本原理和规律归纳:
1.经度的递变
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
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
所有纬线都是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
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6.东西半球的划分
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7.高中低纬的划分
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8.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
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9.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①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
向北方;③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0.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
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11.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由脊。
12.不同日期的分界线
自然日界线:零点所在经线往东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今天”,
往西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昨天”。
人文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180o:向东旧一天,向西新一天。
13.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
14.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①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②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
③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足够引力吸引大量气体,形成大气层。
15.月相的变化
①新月(农历初一、彻夜不见);②上弦月(初七、初八、上半夜西方天空);③满月(十五、十六、通宵可见);④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下半夜东方天空)。
16.地球的自转
①方向(真正方向:自西向东、参照方向:北逆南顺);
②周期(1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
③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其它各点均为15°/时;线速度:1670COSФ km/h);
④地理意义a.昼夜更替,周期为1太阳日,即24小时。
b.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越向东,地方时越早.区时换算公式:所求区时=起时区区时±时区差.
c.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17.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的关系
北半球观测,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相等。
18.地球的公转
①轨道——黄道(椭圆轨道1月初近日点,7月初远日点);
②方向(真正方向:自西向东、参照方向:北逆南顺);
③周期(1恒星年:365 日6时9分10秒;回归:365日5时48分46秒);④速度(角速度为1°/d,线速度约为30km/s;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⑤地理意义(a.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b.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9.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北半球为例)
从冬至到第二年夏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ˊS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23°26ˊN;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ˊN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23°26ˊS.其周期为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20.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向南北两侧依次递减;
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向四周依次递减;
昼半球>0°,夜半球<0°;晨昏线上为0°;
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余角即当地纬线与太阳直射点纬线纬间距.
即:H正午=90-(直射点与所求地的纬度差)
21.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为极昼,
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内为极昼;
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为极夜,
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内为极夜。
春秋二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22.四季的划分
我国古代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欧美国家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北温带许多国家一般把3、4、5三个月划分为春季、余类推。
23.五带的划分
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
极圈以内为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其余为温带——(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24.气温的垂直分布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每上升100米下降0.6oC,
平流层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25.气温的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6市场调查与预测庄贵军教程.ppt
- 6890故障确认与日常维护介绍-2教程.ppt
- 6年级上册语文字词教程.doc
- 嘉陵区自评打分依据及计算说明.doc
- 6关联数据教程.pptx
- 6年级体育教案教程.doc
- 6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步骤教程.ppt
- 6建筑钢材教程.ppt
- 6怀念母亲(36p)教程.ppt
- 6教育测验的常模及其建立方法教程.pptx
-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与智能停车场系统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案例报告.docx
- 地热能供暖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健身工作室连锁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报告.docx
- 2025年工业互联网SDN网络资源管理优化解决方案报告.docx
-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与绿色金融市场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策略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docx
- 肿瘤精准医疗:2025年临床实践中的精准医疗教育与培训创新.docx
- 瑞华福瑞保终身重大疾病保险5.0条款.pdf
- 2025年汽车行业芯片短缺应对策略与二手车市场前景报告.docx
- 基于物联网的2025年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优化与创新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