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菌技术的发
无菌技术的发展史与临床应用;; 1、列文虎克 微生物的开山祖; 2、巴斯德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3、利斯特 无菌技术的创始人;4.南丁格尔 无菌技术的临床应用;
无菌技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只要操作中有无菌物品存在,就有无菌技术操作,如手术、 注射、 输液、 输血、 导尿 穿刺 抽血等 归纳起来,目前临床上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共有两种情况:
; 第一种:是戴无菌手套操作,用于对人体损伤较大 时间较长的操作,如各种手术 穿刺 导尿等 当戴着无菌手套进行无菌操作时,手属于无菌区,不可触及非无菌物品及非无菌区 .
; 第二种:是未戴无菌手套操作,如注射 输液等常见操作,可以不戴无菌手套操作 当没有戴无菌手套进行无菌操作时,手属于非无菌区,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
; 无菌技术的概念 ; 2.无菌物品 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3. 无菌区域 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称无菌区域。;4. 非无菌物品或区域 未经灭菌或经灭菌后被污染的物品或区域,称非无菌物品或区域。;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工作人员 无菌操作前,衣帽穿戴整洁,
口罩遮住口鼻,修剪指甲、洗手。;3.物品管理 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外注明物品名称,有效期一周为宜,并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排放。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一经使用或过期,潮湿应重新进行灭菌处理。
;4.取无菌物 操作者身距无菌区20cm,取无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钳(镊),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手臂应保持在腰部以上。无菌物品取出后,不可过久暴露,若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疑有污染,不得使用。
;5.一物一人,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个病人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 几种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法 ; (二)口罩的应用
戴口罩可防止飞沫污染无菌物品。
(1)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
(2)要让口罩紧贴面部:①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属片的一边向上;②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皮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③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④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
(3)佩戴口罩后,要避免触摸口罩,以防降低保护作用;若必须触摸口罩,在触摸前后都要彻底洗手。
(4)脱下口罩时,应尽量避免触摸口罩向外部分,因为这部分可能已沾染病菌。
(5)脱下口罩后,放入胶带或纸袋内包好,再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弃置。
(6)口罩至少每天更换1次,口罩如有破损或弄污,应立即更换。 ;
(三)洗手、刷手、消毒手
1.洗手 执行无菌操作、取用清洁物品之前,护理病人前后,接触污染物之后均应洗手。方法:用肥皂搓洗手掌、手背、指间、手指及关节,以环形动作搓擦。而后用流水冲洗双手,将皂沫全部冲净,必要时反复冲洗,最后用清洁小毛巾擦干双手。
;;3.消毒手 消毒液泡手能有效地去除手上的微生物。方法:刷洗后,双手及上臂下1/3伸入盛有消毒液的桶内,用无菌小毛巾轻擦洗皮肤5分钟,手不可触及桶口。浸泡毕,拧干小毛巾,揩去手、臂、消毒液,晾干。双手保持于胸前半伸位准备穿手术衣。; (四)无菌持物钳(镊)的类别和使用法
1.持物钳(镊)的类别
临床常用的持物钳(镊)有卵圆钳、三叉钳和长、短镊子。卵圆钳:钳的柄部有两环,使用时手指套入环内,钳的下端(持物端)有两个小环,可用以夹取刀、剪、钳、镊、治疗碗及弯盘等。由于两环平行紧贴,不能持重物。三叉钳:结构和卵圆钳相似。不同处是钳的下端为三叉类,呈弧形向内弯曲。用以夹取盆、盒、瓶、罐等较重的物品。镊子:镊的尖端细小,使用时灵巧方便。适用于夹取棉球、棉签、针头、注射器、缝针等小物品。
。 ;2.无菌持物钳(镊)的使用法
(1)无菌持物钳(镊)应浸泡在盛有消毒溶液的无菌广口容器内,液面需超过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1/2处。容器底部应垫无菌纱布,容器口上加盖。每个容器内只能放一把无菌持物钳(镊)。
(2)取放无菌持物钳(镊)时,尖端闭合,不可触及容器口缘及溶液面以上的容器内壁。手指不可触摸浸泡部位。使用时保持尖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以免消毒液倒流污染尖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数学试题.docx VIP
- IPC4552B+中文+2021+印制板化学镀镍+浸金(ENIG)镀覆性能规范.pdf
-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算法及MATLAB实现-全套PPT课件.pdf
- 一种连续碳化制备拟薄水铝石的工艺方法.pdf VIP
- CJJ∕T 135-2009 (2023年版)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pdf
- 划拨土地转让合同6篇.docx
- GB∕T 28650-2012 公路防撞桶.pdf
- 动火作业安全培训.pptx VIP
- 2024年正规个人借条标准格式模板.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