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chapt2微观经济学浅析.ppt

  1.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本章讨论的主题;导言;2.1 供给和需求;面包的供给表;横轴表示 数量;供给曲线的几何表示;供给曲线的代数表示;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变动;区分: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2.1.2 需求曲线;P(元);横轴表示 数量;需求曲线的几何表示;需求曲线的代数表示(需求函数);需求曲线的几何表示;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D;区分: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2.2市场机制——均衡价格的决定机制;2.2市场机制;2.2 市场机制;2.2 市场机制;2.2 市场机制;2.2 市场机制;2.2 市场机制;2.2 市场机制;S’;D’;D’;2.3 市场均衡的变动;[例2.1 禽蛋的价格和大学教育的价格];[例2.1 禽蛋的价格和大学教育的价格];大学教育的市场;大学教育的价格;[例2.2 矿物资源价格的长期变动];[例2.2 矿物资源价格的长期变动];S1998;结论 生产成本的下降所导致的供给的增加,足以抵消需求上涨所产生的影响。 要准确地预测商品或服务的未来价格,就必须仔细考察供给与需求的可能变化。;2.4 供给和需求的弹性;2.4.1 需求的价格弹性;2.4.1 需求的价格弹性;2.4.1 需求的价格弹性;2.4.1 需求的价格弹性; 线性需求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线性需求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线性需求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2.4.2 其他需求弹性;2.4.2 其他需求弹性;2.4.2 其他需求弹性;2.4.3 供给弹性;2.4.3 供给弹性;2.4.4 弹性的计算:点弹性与弧弹性;例:点弹性的计算;2.4.4 弹性的计算:点弹性与弧弹性;例:弧弹性的计算;例:小麦市场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小麦市场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小麦市场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1981 1800 + 240P 3550 - 266P 1800+240P = 3550-266P 506P = 1750 P1981 = $3.46/bushel 1998 1,944 + 207P 3,244 - 283P 1,944+207P = 3,244-283P P1998 = $2.65/bushel;2.4 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对于大部分商品和服务而言: 短期弹性小于长期弹性(如咖啡、汽油等) 对于一些耐用品而言: 短期弹性要大于长期弹性(如汽车等);汽油:短期弹性与长期弹性;DSR;收入弹性也同样会随着消费者对收入变化所做出的反应的时间长短而改变。;对于大部分商品和服务而言: 长期的收入弹性要大于短期的收入弹性。 收入的提高会促使人们购买更大的汽车,长期地看,汽油的收入弹性会随着时间而提高。;对其他一些商品 (耐用品)而言: 收入的长期弹性小于短期弹性。 最初,消费者愿意购买更多的汽车,增加了现时购买量(current purchases)。 随后,人们仅仅是购买新车来替旧车,新车需求量的增加是有限的。;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品。 汽油:长期的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都要大于短期的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 汽车:长期的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都要小于短期的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价格 -0.11 -0.22 -0.32 -0.49 -0.82 -1.17 收入 0.07 0.13 0.20 0.32 0.54 0.78;价格 -1.20 -0.93 -0.75 -0.55 -0.42 -0.40 收入 3.00 2.33 1.88 1.38 1.02 1.00;对于大部分商品和服务而言: 长期的供给价格弹性要大于短期的。 对于其他一些商品(可再生的产品): 长期的供给价格弹性要小于短期的。;SSR;SSR;初级铜 0.20 1.60 再生铜 0.43 0.31 总供给 0.25 1.50;弹性这一概念可以用于解释为什么咖啡的价格波动较大? 因为长期和短期的供给弹性存在着差异。; 巴西咖啡的价格;D;S’;D;首先,我们必须使线性的需求和供给曲线与市场数据相“配合”。 接着,我们从数量上分析一个变量的变动如何导致供给或需求的移动,从而影响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可获取的数据 均衡价格, P* 均衡数量, Q* 供给的价格弹性 ES,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ED。;需求曲线: Q = a - bP;第一步:方程式为 需求方程式: QD = a - bP 供给方程式: QS = c + dP 第二步:回忆一下;第三步:因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是线性的,所以,ΔQ/ΔP为常数,即-d和b。 第四步,均衡点的ED和ES为,;第五步,已知 ED, ES, P*, 和Q*,我们就可以求出 b和d,以及a和c。 ;举例:推导铜的长期供给和需求方程: 已知相关的数据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