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第五单元的文言文复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下册第五单元的文言文复习

17、《公输 》 一、按课文内容填词: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 ),邻有敝( )而欲窃之;舍其( )( ),邻有短( )而欲窃之;舍其( )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1、起于鲁 2、公输盘不说 3、子 墨子起 ,4、知而不争,不可谓知类 5、然胡 不已 乎 6、胡不见 我于王 7、子墨子九距 之 8、守圉 有余 9、公输盘诎 10、吾知所以 距子矣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 矣 12、宋之地方 五千里 13、舍其文轩 14、吾义 固不杀人 15、请 献十金 17、不可谓仁 18、宋无长 木 ;三、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 ;四、文意把握:;3、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分??三个步骤: ;(二)、墨子巧言劝阻楚王,使楚王理屈词穷。 析:对楚王,墨子采用了和对付公输盘相同的策略,先让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不过,在楚王面前,墨子更加注意劝说的婉转和艺术性。先设喻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再以对比、类比、夸饰手法,极言楚国的物产丰富和宋国的物产贫乏,类推出楚国的模拟攻守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使楚王无话可说。 (三)、墨子与公输盘模拟攻守,以实力迫使楚王放弃攻宋的企图。 析:1、文中用“九攻”“九距”点明战斗之激烈,用“攻械尽”,“守圉有余”交待激战结果,用“诎”点明了公输盘已经技穷。 2、在意识到墨子将是攻宋的一个极大障碍时,公输盘陡起杀机,所以,“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要读出阴险并带有威胁意味的语气。 3、墨子“虽杀臣,不能绝也”一句,是使公输盘与楚王不敢轻举妄动,楚王不得不取消攻宋打算的原因。 ;4、文中墨子能说服楚王的主要原因是:善于将道义与实力结合,并运用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对比、类比等劝说技巧。 启示:如何使别人接受自己的正确意见———要对人晓这以理,并结合实际讲究技巧策略。 5、从本文事件的结局看,你可以得到关于战争的启示,如:面对大国的不义战争,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还要有足够的实力作后盾,这样才能使侵略者的野心无法得逞。 6、学过的课文中通过外交手段避免战争爆发的事例有:唐雎用自己的智慧,阻止了秦王的易地要求,捍卫了领土的完整等。 7、文中人物形象概括: 墨子:热爱和平,反对不义战争,能吃苦耐劳,坚守正义,有勇有谋,能言善辩,大义凛然。 楚王:顽固狡诈,骄横,傲慢 公输盘:阴险狡诈,仗势欺人;18、《孟子》两章 ;2、翻译下列句子:;3、文意把握:;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翻译下列句子 ;3、文意把握:;4、对于人才造就的问题,孟子既从客观因素上论述,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心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又从主观因素上论述,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论述严密。 5、本文所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比喻[类比]论证。 6、文中所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19、《鱼我所欲也》;三、翻译下列句子: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译: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如果人们所喜爱的没有胜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求得生存,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5、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这样看来,人们所喜爱的有胜过生命的东西(那就是“义”);人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不仅贤能的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

文档评论(0)

牛X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