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真到成熟_论_午夜的孩子_中的_成长_.pdf

从天真到成熟_论_午夜的孩子_中的_成长_.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天真到成熟_论_午夜的孩子_中的_成长_

国别文学研究 从天真到成熟 ———论 《午夜的孩子 》中的 “成长 ” 黄  芝   内容提要  萨尔曼 ·拉什迪的 《午夜的孩子 》呈现了两条 “成长 ”线索 ———主人 公个人成长与民族成长 。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 《午 》仅仅是一部 “成长小说 ”或 “民族 寓言 ”。拉什迪用 “隐喻 ”和 “实际 ”的方法连接个人成长史与民族发展史 ,使个人成 长史与印巴民族史 、个人叙事与官方叙事的界限变得模糊 。本文将从成长小说天 真 ———考验 ———成熟的故事结构出发 ,考察拉什迪小说中的个人成长与印度和巴基斯 坦独立 ———动乱 ———觉醒历史的因果关系 ,并揭示这种 “关联模式 ”背后的文化政治 。 关键词  拉什迪  《午夜的孩子 》 成长  个人 /民族 (    在 小 说 《午 夜 的孩 子 》 M idn ig h ts 不少批评家在探讨 “关联模式 ”时只强 ) Ch ild ren , 1981 中 ,著名印度裔英国作家萨 调小说表征的民族历史 ,并将其作品归类为 ② ( ) 尔曼 ·拉什迪 Salm an Ru shdie, 1947— 呈 “民族寓言 ”。这种观点夸大了民族历史的 现了两条 “成长 ”线索 ———个人成长与民族 重要性 ,使个人微观历史成为受制于民族宏 成长 ,并借助主人公萨里姆之 口传达了两者 观历史并为其服务的工具 。同时 , “民族寓 的 “关联模式 ”: “我与历史紧密相连 ,既是实 言 ”暗示个人经历与民族历史具有固定的对 际地又是隐喻地 ,既是积极地又是消极地 ,是 应关系 ,是各 自为政的历史叙事 。拉什迪本 ( ) 以我们 非常现代的 科学家称为 ‘关联模 人也谈到 “我并不想写一本按传统的方式转 式 ’的方式完成的 ,此 ‘关联模式 ’是由以上 换为寓言的书 ,因为对我来说 ,寓言在印度似 两组反义副词的 ‘双重联合的结构 ’构成的。 乎是一种病态 ”。他试图 “抵制寓言 ”, 因为 因此连字号是必须的:积极地 —实际地 ,消极 寓言会使读者不得不 “把书的结构转换成隐 ③ 地 —隐喻地 ,积极地 —隐喻地和消极地 —实 秘的意思 ”。 ( 际地 , 我与我 的世界不可分割地缠绕在一 与此相反 , 以尼尔 ·坦 ·考特纳 N eil ① 起 ”。在这种 “关联模式 ”中 , “隐喻 ”与 “实 Ten Kortenaar ) 和 杜 巴拉 夫 卡 ·朱 拉 嘎 ( ) 际 ”无疑是最关键的连接模式 。 Dub ravka Ju raga 为代表的批评家也把 《午 ·94 · 从天真到成熟 ④ 夜的孩子 》归入西方 “成长小说 ”的范畴 。 获得新生的印度和巴基斯坦 ,强调两种经历 换言之 ,他们把 《午夜的孩子 》看成是字面意 的共通性 ;另一方面又使萨里姆介入印巴历 义上的 “成长小说 ”, 即强调个人的发展与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