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宁夏海南高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2009·宁夏·海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鹧鸪天 代人赋 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答: ;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的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
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
请简要说明。
答: ;解析:解答该题第一问,首先要回答词作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次要回答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解答第二问,则要分析词中运用这种手法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解答第三问,应联系词后注释,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要表达的主旨作答。; 表达技巧是诗人在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时所使用的各种手法。它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
一、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例证1] (2009·辽宁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
问题。
晚 泊 岳 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答: ;解析:解答本题时,察觉到诗中句句写景,而句句含情,所以可以判定所用的手法应该是借景抒情,或者触景生情。答题时,可以用诗中的意象作为组织语言的材料。
本诗化用张继、孟浩然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的意境,写出了作者在城外孤舟上羁旅??惆怅,通过作者的所闻所见等写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全诗以景寓情,考生应具体答出作者写了哪些景象,景与情有何关系。;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二、描写手法
描写手法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鉴赏古诗中的描写手法,主要是鉴赏侧面描写中的渲染、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和白描等。;[例证2] (2009·湖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 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诗歌的第二联,上句写从溪水中没有浮萍的地方可以看到山影,换句话说,山倒映在溪水中;下句写主人公划着小船回来时能够听到草摆动的声音。由此可以看出,上句主要从视觉的角度写景,“破”字以动写静;下句主要从听觉的角度写景,以草声能够听到衬托出环境的幽静。;三、修辞手法
古人写诗很注重修辞。为了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常采用比喻、比拟等手法;为了突出诗歌主旨,常采用夸张、对比、反问等手法;为了使字句更为精巧,常采用借代、双关、对偶、反复等手法。;[例证3] (2009·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答: ;答案:手法:对比(反衬)。
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四、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高考主要涉及用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