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中国近代动物学之创立和发展.docVIP

《科学》与中国近代动物学之创立和发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与中国近代动物学之创立和发展.doc

  《科学》与中国近代动物学之创立和发展 《科学》与中国近代动物学之创立和发展 《科学》杂志从创刊起就与中国近代动物学的创立和发展结下不解之缘。以秉志为代表的一大批早期动物学家是《科学》主要撰稿人,他们的文章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近代动物学在中国之发展。   自从2014年秋笔者接受了中国科协下达编撰《中国动物学学科史》的任务,中国近代动物学肇始于何时、创立于何时的问题始终萦于脑际。按学科史编撰指导部门粗线条的划分,大体上清末洋务运动至民国初年为近代动物学在中国的孕育时期,民国初期至1949年为近代动物学创立时期,1949年以后则为现代动物学建立与发展的时期。照此,近代动物学在中国创立的时间应在1911-1949年之间。   说起中国近代动物学,无论其奠基人还是初期及以后的研究群体,都与《科学》有着不解之缘。中国近代动物学主要奠基人秉志作为《科学》的最初发起人之一,在1914-1915年间参与了杂志的创办,而且从《科学》创办起,秉志与同时代的其他动物学先驱,及以他为核心的动物学研究群体,一直是杂志主要撰稿人。《科学》成了中国近代动物学研究群体展示成果的平台、中国近代动物学创立与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秉志对《科学》的卓越贡献   秉志(1886-1965年)字农山,原名翟秉志.1886年4月9日生于河南开封,1965年逝世于北京。他成长在一个满族家庭,自幼聪慧好学,随父诵读四书五经、文史诗词。16岁考入河南高等学堂;17岁上半年考中秀才,下半年考中举人;18岁被河南省选送考入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预备科英文班学习,4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1908年8月在京参加第一批庚款留学生考试,录取后于同年10月赴美留学。   在京读书期间正值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不久,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他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同时博览科技新书,感悟到欧美各国国力强盛源于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他觉得科学是格物致知、强国富民之利器,立下科学救国志向。他对进化论等著作特别感兴趣,认为达尔文学说打破宗教迷信、解放思想,对科学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于是决定赴美攻读生物学。这个选择是他一生事业的开端。   1909年秉志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昆虫系,于1918年获博士学位,此后又到费城的韦斯特解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从事脊椎动物神经学的研究工作,历时两年半。1920年冬,他谢绝了一些教会大学的重金聘请,应南京高师邹秉文之邀,到中国人自己办的学校任教。1921年,秉志在南京高师创建了我国大学中的第一个生物系,任系主任。南京高师、东南大学生物系在秉志、钱崇澍、胡先骕、陈桢等生物学先驱的共同努力下,培养了大批杰出的生物学人才,其中仅动物学方面就有王家楫、伍献文、杨惟义、寿振黄、曾省、张孟闻、卢于道、张宗汉、郑集、张春霖、王以康、沈嘉瑞、陈义、崔之兰、欧阳翥、刘咸等。   秉志作为《科学》的理事之一及核心撰稿人,忠实履行了自己职责。陈首在《(科学)的科学》一文中的报道有两点引人注目:一是在《科学》1-32卷共发表文章8964篇,数量居前10位的学科领域分别是生物、化学、物理、地学、医药卫生、农林、科学插图、气象、科学通论和天文学。也就是说,《科学》传播的知识基本上是以天地生数理化这样的基础理论科学为主。进一步的调查发现,《科学》从1915年创刊至1925年的10年间,在生物学领域共发表文章(含论文、译文、研究简报等)176篇,其中动物学95篇、植物学81篇;涉及动植物学的杂俎等(含杂俎、新闻、消息等)有112条(动物学97条、植物学15条)。如果设定文章反映学科的进展情况,杂俎等反映学科的活跃程度,则统计结果表明,在《科学》创刊的第二个十年间(1926-1936年),生物学领域发表的文章数跃升至324篇(其中动物学197篇、植物学127篇),增幅高达1.8倍;杂俎等共172条(动物学114条、植物学58条),是前十年的1.5倍。由此反映出那个历史时期里,中国近代生物学通过头十年的初创和第二个十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学科领域,而动物学和植物学作为生物学学科之基础显得尤为突出,在当时被称作显学。二是据陈首报道,作为《科学》的核心作者群体,中国科学社社员为《科学》撰稿发文页数最多的10人(按照《科学》1-10卷作者发表文章的页数进行统计)依次是任鸿隽、赵元任、杨铨、竺可桢、秉志、胡明复、韩祖康、吕湛、王琎和翁文灏。其中除韩祖康、吕湛外,其余8位均是中国科学社理事。秉志排名第五。   通过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查阅又发现,秉志于1915-1949年在《科学》上发表论文共计42篇。在《科学》创刊初期,以介绍国外生物学为主,如在创刊号(1915年1卷1期)上的《生物学概论》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生物学基本概念,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