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看民族文化的发展观.docVIP

从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看民族文化的发展观.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看民族文化的发展观.doc

  从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看民族文化的发展观 从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看民族文化的发展观  传统文化是.L.祖辈留传给后代们的丰厚遗产,它贯穿于每一个民族的历史,体现着民族的主体精神,是民族的身份象征。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每一个民族都面临着自身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问题,究竟该如何发展?思路决定策略。各民族对于发展策略选择的不同,反映了他们对于文化发展思路的不同。究竟他们现在的文化传承如何?发展思路是否合理?带着这个问题,2008年5月笔者奔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针对苗族和侗族的自然生态、人文环境及民族文化传承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本次考察选择凯里南花、雷山西江、从江岜沙三个典型苗寨以及黎平肇兴、榕江三宝两处侗寨,了解苗族、侗族的传统文化特色及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并通过参观、访谈等方式了解当地苗侗人民的生产生活,探寻他们的民族文化发展思路。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为云贵高原东南边缘苗岭山脉向湘桂丘陵过渡地带,总面积3.03万平方公里,聚居着苗、侗、汉等33个民族。2006年末总人口44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81.87%。其中苗族人近150万,占全国苗族人口的33%;侗族人口135万,占全国侗族人口的50%,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被誉为世界苗族侗族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渗透,苗侗民族也同样经历着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问题。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发生了碰撞,每一个民族都会有不同的反应,都会采取一定的策略与措施,苗族和侗族同样如此。      一、黔东南苗侗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1、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苗族文化除了靠口头传承外,更多是通过服饰这一独特的文化载体,反映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因此,通过观察当地人民的着装便可在一定程度上感受他们的民族文化。但通过在凯里市区、南花苗寨、西江千户苗寨三个地方对民众着装的考察,我并没有多么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民族文化,更没有觉察到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热爱,而直到岜沙才有了这种体会。在凯里市区,我们看到有些妇女挽着带有红花的头饰,身穿蓝色的苗族上衣,有的只是挽着头饰,而身穿都市人的现代服装,但很少看到身着民族服饰的男性。南花村距离凯里市区16公里,位于巴拉河拐弯的巴拉河畔,是一个自然风光旖旎的苗寨。寨子里的人们属于长裙苗的一支,这里妇女们的服饰以长裙为特色。但在南花我们也并没有看到身着民族服饰的苗族村民,如果事先不知道这里是苗寨的话,凭观察着装很难区分出他们的民族身份。南花狭长巷子两旁的店铺,挂满了长裙、银饰、布艺等旅游商品,售货的几乎全是妇女,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些苗族妇女都没穿戴民族服饰,顶多戴个头饰。巷子里玩耍的小男孩也是穿着牛仔裤和运动鞋,浑身上下没有一件是民族服装。这种情况在西江大抵如此,只是西江的老人们还都挽着头饰,身着民族便装,而青年男女们的着装和南花的相比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在岜沙我们看到的情况和前几个地方大为不同,这里的村民全都身着民族服装。岜沙苗族女性上穿对襟无领无扣紧身小袖衣,袖口、衣摆饰以栏杆花和花带。男子上穿无领右衽铜扣青布衣,下着大裤管青布裤。我脑海中这种关于岜沙人服饰的描述在考察中得到了印证,同时也体会到岜沙男子独特的头饰是如何体现了岜沙苗族的特殊魅力。   吊脚楼作为苗族代表性的居住建筑,具有浓郁的山地特色,尤其在黔东南苗寨,吊脚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十分壮观。吊脚楼在为山地苗族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凝聚了他们长期积累下来的生活美感和文化意识,充分地昭示了勤劳勇敢这个苗族人民的形象,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一种凝聚。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以吊脚楼为代表的典型苗族建筑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在南花苗寨和西江苗寨我们除了看到传统的吊脚楼外,也看到了新式的吊脚楼以及钢筋水泥式的楼房。新式的吊脚楼一般一楼为砖体,二楼还是传统的木质材料,成了砖与木结合而成的不伦不类的苗族新居,有的干脆就直接建成由钢筋水泥浇灌而成的楼房,但这些新式的建筑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吊脚楼格格不入,显得异常刺眼,它破坏了传统建筑与生态环境原有的和谐。然而,岜沙苗寨的建筑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特色,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凸显了岜沙苗人的智慧。住房、粮仓房、禾晾、猪圈镶嵌在山坡上的树木中,狭窄的青石板路将一户户农家连接起来;稀稀拉拉的雨中时有苗家妇女挑着东西从巷子穿过;有的男子肩上扛着猎枪悠闲地行走于石板路上;农家的粮仓下堆放着成捆成捆的木柴;粮仓的横梁上挂有些许干枯的烟叶、动物的头骨等。整体望去,错落有致的吊脚楼与自然显得是多么的融洽与和谐。   苗族信仰的是原始宗教,他们普遍认为万物皆有灵,其宗教信仰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鬼神信仰和巫术等等,并体现在苗族的建筑、服饰、传说、风俗习惯、各种仪式等生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