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中西哲学比较论中国哲学精神的艺术性.doc
从中西哲学比较论中国哲学精神的艺术性
从中西哲学比较论中国哲学精神的艺术性
一般来说,在认识论上,西方哲学以纯粹理性的客观态度来阐释世界,在世界观上以主观态度的信神来看待整个人生,但是中国稀缺所谓哲学认识论的兴趣和宗教信仰的戒条,相比而然在人的理性张扬上走得更远,侧重于体认宇宙与人生的契合,在出世和人世之间的平衡上发展了直觉智慧,进而有一种艺术性的旨趣。这种独特的、传统的、地域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生关怀与心觉超越
中西方哲学在艺术表现上所展示的不同,首先是在寻找和确立人生终极意义价值和超越精神上,艺术终究是为人的艺术,在人的角度,西方哲学的人生浸染着深深的宗教情怀,富有理性信仰,而中国哲学的人生况味则是浓厚活泼,充满情趣。
西方哲学把人生放入社会圈中,认为人的生活过程是痛苦的(叔本华),在遥远的未知地域存在理想国和天堂,人在现世只有刻苦修行赎罪才能到达上帝的乐土。在这种宗教意识的光环下,人生只应该是灵魂不断趋向上帝,接近上帝的过程,唯有如此人生才能获得终极意义,否则人生便是虚无。丹麦哲学家克尔恺郭尔说:人若从虚无的深渊中奋发跃起,那么就必须皈依上帝,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人的灵魂,给人以永恒解脱。以此来看,这种广大深沉的虚无意识生长出虔诚的宗教意识,所以便衍生出西方式的超越精神将超越的对象(譬如上帝)归之于外在的客观的人格化的神,并把它作为超越现实生活的另外一个精神家园。
中国人世界观不是宗教的,而是哲学的,甚至是艺术的。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哲学虽然否定了神的客观存在,但并不意味着没有超越精神。中国哲学主要包括儒释道哲学,他们在人生智慧上有着共同的追求:看重内在的心性超越而非外在的超越,所以他们反而更注重人生的存在与安享,儒家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重礼、塑教、存人伦,杨朱的且趣当生,奚遑死后都是对人生超越之时对现实生存的追求持续。从哲学角度,我们可以把这种人生超越称之为现世的超越,融出世于人世的超越,如果非得有二元论的表述,有彼岸天国和人间的话,那么彼岸就在此岸,天国就在人间,心中自有天堂,大隐隐于朝市,心远地自偏。这就是中国哲学式心觉的超越,也是冯友兰说的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
2天人合一的自然归宿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劝告希腊公民,不要总是费尽心思追逐名利,而把知识、真理和灵魂这些更重要的东西置若罔闻,未经思索的人生是毫无价值的,真正赋予生活价值的是知识和哲学。现在我们注意这种为求知而求知的精神,仔细分析一下,它应该有一个前提:我与非我,我之外存在我不知道的知识,我之外的世界必须去探索发现,我是主观的,我以外的世界是非我的,是客观的。这就是西方哲学知识论的一个问题主客对立、天人分离,这种设定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所以西方哲学性格便存在了人与人以外世界的对立,只有拉开距离才能客观地观察和描述。
在中国哲学中,首先在知识方面是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知识论被视为无益身心,结果有了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所以理性的求知、逻辑的探索在中国稀缺。但是中国的主导哲学思路是什么呢?是主客交融,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不正是人与自然的交融吗?摒弃空言,艺术地生活,中国哲学的精神可见一斑。
先秦的儒家孟子主张天人相通,他认为人性是天之所与,尽心知性则知天,这就是说只要人保持本性,并不断扩充它,就能与天相契。道家哲学更是主张天人合一,提倡回归自然,老子的吾游心于物之初,庄子的哲学名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傲睨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更为一绝的是他梦蝶之故事,更是物我为一的经典。中国的佛教也主张天人合一,对于知识,佛教持排斥态度,认为到达佛的最高境界不是通过知识,而是参悟。澄明、天人合一是佛境最高境界。曾有人问崇慧禅师:何为禅人当下境界?答日: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句话说明,佛家追求的最高境界看似无我,其实有我,不过此我已融宇宙之中,就像水中的盐,只有澄明。所以说,一定程度上天人合一、天地境界可以说是中国哲学的艺术追求。
3娓娓道来的隐隐玄机
这主要是说中西哲学在表达、阐明上的途径和方法之不同。
西方哲学的表达可以说是一种渐进的、推理的、逻辑的方法,进而形成思维缜密、逻辑严谨、表述系统的风格;中国哲学的方法是暗示的、象征的、隐喻的,形成一种含蓄的,甚至诗意的、艺术的风格。引用冯友兰的说法就是,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之差别。
儒家和道家认为最高的道理是不可言说的,《老子》的第一章就说,道是不可言说的,如果可以说就不是道了(道可道非常道)。《论语》的每一章只是寥寥数语,而且上下似乎没有什么联系;《老子》只有五千字;《庄子》较长,但是都是比喻论证。所以中国哲学注重目的而不注重手段,能够达到目的可以简单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亚低温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进展.doc
- 亚低温治疗脑血管疾病疗效和护理.doc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护理进展.doc
- 亚洲的普遍性想象与中国的政治叙事——回应查特杰教授的理论.doc
- 交换专业化与组织化的理论与历史考证-.doc
- 产业内贸易理论新评.doc
-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缄默知识论(上).doc
-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缄默知识论(下).doc
- 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的演变(上).doc
- 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的演变(下).doc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冲刺必刷卷.docx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逆袭破题卷1.docx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冲刺必刷卷 .docx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计价》预习卷.docx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预习卷.docx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安装专业)》预习卷.docx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专业)》预习卷.docx
-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会计实务》冲刺提分卷.docx
-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财务管理》冲刺提分卷.docx
-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财务管理》全真模拟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