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肝论治女性病案三则
【关键词】 肝;辨证论治;医案
赵智强教授长期从事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在中医儿科与内科领域造诣颇深。老师在从肝论治女性疾病中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取得了较好的 治疗 效果。 女子以肝为先天,肝对于人体情志的条达,气血的流畅起到重要调节作用。情致失调每每损伤肝脏,致使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而生诸病。正如朱丹溪所谓:“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临床多表现为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面部色素沉着,胸中仄闷,咽中梗阻,乳房结块,月经失调,痛经,小腹胀痛等。现分别从外科、皮肤科、妇科各举一病例来介绍老师相关临床经验。
1 单纯性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肿大属于中医学“瘿病”、“瘿气”、“瘿瘤”等范畴,多见于青中年女性。老师认为病因除饮食及水土失宣外,还与青春期的肝气怫郁及中年期的情志内伤有关。正如《济生方·瘿瘤论治》曰:“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诸病源候论·瘿候》亦曰:“瘿者由忧患气结所生。”女子以肝为先天,其生理特点与肝经气血关系密切,长期忧思郁怒,使肝气郁滞,气机不畅,则津聚痰凝,痰气搏结颈前,日久引起血脉瘀阻,气、痰、瘀壅结颈前而发为瘿病。治疗从肝论治,常用柴胡、香附、广郁金等疏肝理气解郁,并多用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老师认为夏枯草味辛能散,苦寒泄热,功善宣泄肝胆郁火,清痰火,散郁结,舒畅气机,用之每有良效。化痰散结药多用炙僵蚕、白芥子、海藻等,其中白芥子辛温,能祛皮里膜外之痰。软坚散结药多用炙鳖甲、煅牡蛎等。对于久病伤阴者,多用大麦冬、天花粉、石斛、知母等养阴生津。此外,多用川芎、桃仁、红花、丹参等活血化瘀,以助肝气疏泄条达及有形之结消散。
典型病例:例1,女,44岁,2007年7月16日就诊。患者左侧甲状腺肿大,表面光滑,质地柔软,局部压痛不显,随吞咽上下移动,经西 医院 B超检查提示:左侧:3.5 cm×2.1 cm。诊断为“甲状腺肿瘤(良性)”,建议手术摘除。双侧乳腺小叶增生,平素急躁易怒,面部色素少有沉着,苔厚,舌质暗,脉小弦。辨证:肝气郁滞,蕴而化热,搏结痰瘀。治法:清肝泄火,化痰活血,软坚散结。处方:夏枯草12 g,青皮10 g,八月扎12 g,山慈菇15 g,煅牡蛎(先煎)20 g,炙鳖甲(先煎)12 g,炙僵蚕10 g,生薏苡仁15 g,炒白芥子10 g,川芎10 g,桃仁10 g,天冬10 g。方解: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青皮、八月扎疏肝理气散结;炙僵蚕、炒白芥子化痰散结;煅牡蛎、炙鳖甲软坚消结;川芎、桃仁活血化瘀,以助消肿祛斑;天冬滋阴润燥,且能消瘤。服用上方1个月后,肿块明显缩小,继服2个月后颈部肿块消失。
2 黄褐斑
黄褐斑,属中医学“面尘”、“黧黑斑”等范畴,女性多于男性。老师认为本病多因精神抑郁,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肝失条达,血行不畅,致使络脉瘀滞,颜面失养而生黄褐斑,它是人体肝气郁结的外在表现。因此,疏肝理气是 治疗 黄褐斑的第一要法。临床选药多用柴胡、香附、广郁金、大白芍等疏肝解郁,同时活血化瘀贯穿始终,因肝郁日久易化火,故多加用凉血活血之品,如赤芍、丹皮、紫草、凌霄花等。黄褐斑好发于面部,风性轻扬,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故常加少许祛风散邪与引经药,如白芷、白僵蚕、蝉衣等,一则退翳消斑,二则引诸药上达于面部。此外,肝郁日久,耗伤阴血,亦可导致肾精不足。而肾为先天之本,精血之源,肾阴不足,不能上滋肝木,亦可使肝失条达而郁结。肾阴不足,不能养肤、润肤,肾之本色(黑)注于颜面,故面部斑黄而色泽晦暗。如《外科正宗》曰:“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面,以致火燥结成斑黑,色佳不泽。”临床上加入制黄精、制首乌、炙女贞等滋肾养阴之品,既可美容养颜,更可益肾抗老防衰。 典型病例:例2,女,36岁,2007年12月11日就诊。面部色素沉着,以两颧部为甚,痤疮少作,情绪抑郁,夜寐欠安,双侧乳腺小叶增生,苔薄,舌质暗,脉细。辨证:肾精不足,肤失所养,肝郁气滞,瘀血凝滞所致。治法: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佐以滋肾养阴。处方:夏枯草12 g,香附10 g,紫地丁12 g,天葵子10 g,白芷10 g,凌霄花10 g,紫草10 g,红花10 g,川芎10 g,制首乌12 g,制黄精12 g。方解:夏枯草清泄肝火,消散乳部肿块;香附疏肝行气解郁;紫地丁、天葵子清热解毒以消颜面痤疮;凌霄花、紫草、红花、川芎活血化瘀、流畅血脉以消斑;制首乌、制黄精滋肾养颜;白芷祛风散邪,引药上行,直达病所。服用上方2个月后,面部色素明显转淡。 3 高泌乳素血症 现代 医学认为:高泌乳素血症是一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疾患,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分泌过多的泌乳素(PRL)所致,泌乳素升高可使下丘脑—垂体—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