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喷式汽油供给系统总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油喷射式发动机的燃油系统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示意图;二、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分类;2、机电混合控制的汽油喷射系统(KE型) Mercedes-Benz 500SL 比较K型系统,不同之处是: 1)空气计量器杠杆销轴上装有电位计; 2)差压阀内的弹簧装在膜片阀的下面,只要下腔油压发生变化,供油量就会改变; 3)设有电-液油压调节器,由电控单元控制; 4)设有一套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各传感器和电控单元。 相同之处: 喷油器的基本喷油两仍由空气计量器和燃油分配器联合 控制。 ;(二)、电子控制式燃油喷射系统 1、压力感应式多点汽油喷射系统(D型) 原理: 以进气管压力和发动机转速作为基本参数,用来控制喷油器的基本喷油量。 特点: 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控制精度稍差,当大气状态有较大变化时,汽车加速反应不良。;D型喷射系统工作原理;2、流量感应式多点汽油喷射系统 原理:以吸入的空气量和发动机转速作为控制喷油量的主要因素。 A、流量式电控汽油喷射系统(L型) 将空气流量转变为电信号输送到电脑,由电脑控制喷油量。 特点: 在D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区别在于它是以发动机的进气量和发动机转速作为基本控制参数,提高了喷油量的控制精度。;B、热线(热膜)式电控汽油喷射系统(LH型) 采用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空气流量计中热线(热膜)电阻被空气冷却后,将其阻值的变化以电流信号的形式输送到电脑,由电脑控制喷油量,测量精度更高。 ;L型喷射系统工作原理;C、卡门涡流式(LD型) 气流通过进气道中一柱体时,在柱体后方产生旋涡,涡流的大小与流速和流量成正比,将涡流大小通过光电发生器转变为电信号输送到电脑,由电脑控制喷油量。 ;按喷油部位的不同(缸外喷射): 1、多点喷射 将燃油喷射在每缸进气门 的外测,贮存并蒸发,供 发动机使用。 ;2、单点喷射 将燃油喷射在节气门 的前方,燃油喷入后 随空气流入进气歧管 内,再进入气缸。 ;按喷油正时不同(间歇喷射) 1、同时喷射 所有喷油器并联,同时喷油。两次喷完一个循环的供油量。;2??分组喷射 将气缸分为两组,所需 燃油一次喷完。;3、顺序喷射 按各缸的进气顺序间 歇喷油。;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供油装置结构示意图;供油装置;空气供给装置;;;四、各部分结构原理;结构:;2、油压调节器;工作原理:;3、喷油器;;4、冷起动喷油器;5、流量板式空气流量计;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空气流量计在车上位置;6、辅助空气阀与气道;石蜡温度阀;7、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全程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8、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10、水温、气温传感器;11、氧传感器;12、怠速控制装置;电喷发动机的传感器与执行器;MAPS:manifold absolute pressure sensor AFS: air flow sensor CTS: cooler temperature sensor ATS:ambient temperature sensor TPS:throttle position sensor KNK:knock sensor IAC:idle air control 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ISC:idle speed control ;思考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