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漫谈古代的长随.doc
PAGE
PAGE 6
漫谈古代的长随
古代的官员到一方任职,人生地不熟,面对着队伍庞大、精通各种关节、操持当地政务的六房书吏和四班衙役,必须打点起十二分精神认真负责对付。弄不好,一旦长官的举措妨碍了这帮人的财路,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长官设个套,挖个坑。所以,任何官员,少不了警戒提防之心。而长官用来监督牵制吏胥的,主要是长随和师爷。
按照赵翼《廿二史札记》“长随”条的考证,在明代,长随本来是那些跟随大宦官的小宦官,就像金庸小说中冒充小宦官跟随海老公的韦小宝那样的角色。到了清代,长随成为对官员跟班的俗称。“今俗所谓长随,则官场中雇用之仆人,前明谓之参随。”清代长随的身份,是长官的私人雇员。这种私人雇员,有可能是来自家庭仆人,但更多的是来自熟悉行政情况的官场油子。因为家仆虽然忠心耿耿,但多数不了解官场运作。而长随需要熟悉衙门的各种成文不成文规矩,尤其是要熟悉拿不上桌面的行情惯例。比较老实的官员,往往依赖于同年相好、乡梓前辈以及座师恩公给他们物色和推荐长随。长随的好坏,对官员影响极大。
长随是官员的私人跟班。州县长官到任时,要提防书吏和衙役,可以依赖的就是长随和师爷。师爷的主要作用在于出谋划策,长随的主要作用在于监控吏胥和行政执行。他们虽然被吏胥尊为“先生”和“二爷”,但不属于官方雇员,仅仅对主官个人负责。由于长随是事务性的,所以比师爷人数多,一个知县,长随少则一二十,多则上百人。如果说吏胥构成官府的“外衙”,师爷和长随则构成主官的“内衙”。从汉代开始的“中外朝”格局,至此渗透到政权末梢。
长随中最主要的,有负责把门的司阍(或称门上),负责文书签转的签押(或称稿案),负责保管和使用印信的用印,以及司仓、管厨、跟班等。有的还有公堂值勤的值堂,负责通讯的书启等。由于长随是主官的亲信,而主官往往要提防六房书吏,所以,时间一长,长官就会委派长随掌管书吏事务,如负责税收的钱粮,负责监所的管监,负责驿站的管号,负责杂税的税务等。长随的职能有:监督进出衙门的人员,通禀来客来访,充当州县长官与书吏衙役的中介,收发公文并监督公文处理程序中的各个环节,监督案件审判的准备情况,参与案件审讯,处理审案琐务,监督狱卒和囚犯,查看税册,解送税款和漕粮,监管仓库和驿站,办理相关杂差等。“长随非在官之人,而所司皆在官之事。”(徐栋辑:《牧令书》卷四)总之,长随一方面协助处理日常公务,以减轻长官负担;另一方面协调衙门各部门各类人员的关系,监督吏胥运作。长官须臾不可离开长随,他们没有“上下班”的时间区分,这也是长随得名由来。
官员任职期间,对内,要依赖长随对书吏和衙役形成监督牵制;对外,要靠着长随建立关系网络。一般来说,长随是主官信赖之人,主官用长随监督书吏衙役,执掌官印。处理公事,同时由长随负责地方的士绅联络和官府的迎来送往。尤其重要的是,对于存心腐败的官员来说,没有一个中高级官员会亲自受贿,长随的贿赂中介人角色不可缺少。所以,凡惩治腐败,往往要从长随身上打开缺口。
长随的性质,决定了他们对长官的忠诚程度至关重要。尽管作为私人雇员,长官对长随要比吏胥更信任,但是,也不得不提防着长随坏了自己的事。而且长随坏事,要比吏胥对官员的伤害更大。所以,头脑清醒的主官,同长随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长随的职业神叫作钟三郎,这位纪大才子判定这个钟三郎就是“中山狼”的谐音,由此也可看出官员对长随的一种下意识恐惧。官场经验极为丰富的汪辉祖,在谈到衙门人物品德时,把幕宾排在前列,吏员次于幕宾,而对长随简直深恶痛绝,称其“罔知义理,唯利是图,倚为腹心,鲜不偾事,而官声之玷,尤在司间”(《学治臆说》用人不易条)。
明清还有一种十分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票号推荐长随。票号玩的是钱,官员玩的是权,权与钱的结合点就是长随。明清的票号,不但向商家放贷,而且向官员放贷。不但向现任官员放贷,而且向候补官员乃至延伸到在读秀才放贷。这种贷款的收益如何,全靠票号掌柜的眼力。穷秀才没钱读书,那些慧眼识英雄的票号掌柜,把宝押在穷秀才的未来发迹上,资助他读书科考。这种资助不算放贷,当事人如果一辈子出不了头,资助就打了水漂。至于候补官员以及现任官员的放贷,那是没有这种风险的,所以就纯粹是生意。票号放款给某人捐个官职,帮某个现任官员渡过银钱难关,这是铁定有收益的。而收益之一,就是票号有权给当事人推荐个长随。这样的长随,自然就成为官商勾结的关键环节。
长随的自身利益,同吏胥有一致性。他们的收入,主要是同书吏衙役分享规费。有些规费属于长随独占,如门包。另外,长随常常从所经手的款项中克扣一定比例,替长官收礼时收取“小费”等,这些都有惯例可寻,只要不出格无妨大局。州县用长随监督吏胥,而长随与吏胥勾结往往又是他自己的收入来源。所以,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