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有人写道:“天下大乱,需要‘救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究竟孰是孰非?在黑夜的背景下,诸子的身影如群星般闪耀。‘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生命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由题干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诸子百家面对社会的变革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因此其关注的共同点是社会现实。如儒家的“仁”“仁政”,道家的“无为”,法家的“法治”,墨家的“非攻”“兼爱”等。
2.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上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语句,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注,这与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相符合。
3.《南方日报》刊文:“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
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刊文体现了教育公平问题。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两者思想是相通的,故选A。
4.“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解析:选A。材料论述了君主专制等主张,在四个选项中只有法家主张君主专制。
5.儒家自创立后不断发展。战国时期,荀子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A.“仁政”的学说
B.“以德服人”的观念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思想
D.“天人感应”的理论
解析:选C。A项是孟子的思想;B项是孔子的思想;C项是荀子的“人性本恶”学说;D项是董仲舒的思想。
6.孔子是国际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仁爱”“和而不同”等思想影响了古今中外。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日益升温。下列说法中,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是( )
A.克己复礼、贵贱有序
B.“天人感应”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选C。A、B、D三项均属于儒家思想中落后、保守的部分。C项对处理人际间、国际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故C为正确的选项。
7.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中对最高统治者具有警示作用的是( )
A.“春秋大一统”
B.“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
C.“仁政”
D.“三纲五常”
解析:选B。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认为天子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8.今天我国倡导“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对于“以德治国”,我们可以从儒家传统文化中吸取的有益的思想是( )
A.民本思想
B.“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C.“有教无类”的思想
D.“天人感应”
解析:选B。“以德治国”强调的是掌权者要实行德政,故符合要求的答案为B。
9.“和”是儒家在探究“天人”“人人”“人我”等关系中总结出来的处世智慧。儒家从个群关系、人我关系出发,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现世和谐与社会和谐。“和”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下列思想主张不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
A.(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
B.(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董仲舒)“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天地之美,莫大于和”,强调天人合一
D.(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强调的是“和”,A、B、C三项从不同角度作了解释,D项扼杀人的自然欲求,压抑人性不能体现“和”的思想。
10.
右图是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内刻于明朝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上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图像,正面看乃佛祖释迦牟尼,左侧乃儒圣孔子,右侧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我国最早出现类似现象是在( )
A.西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解析:选B。依据题干中“佛、道、儒三教混元图像”,反映三教合一的现象,其溯源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11.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是简单地“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大学中文系课程、教材和参考书目[整理版].doc
- 北京市专业的技术初级_中级_高级职称考试攻略.doc
- 北京市17区县2012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总-综合性学习篇.doc
- 北京市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内容和基本要求[试行].doc
-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和答案.doc
-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3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doc
- 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2011年_2012年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答案].doc
- 北京工业大学校规校纪试卷2012[总题库]_docx.doc
- 北京市海淀区2015届高3下学期期中练习[1模]语文试题.doc
-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和应用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要求.doc
- 2025江浙沪居民睡眠健康小调研报告.pdf
-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docx
- 团委活动方案(拓展).docx
- 汽车智能驾驶行业深度报告:端到端与AI共振,智驾平权开启新时代.pdf
- 小核酸行业深度:技术平台和适应症不断验证,迎来销售和临床密集兑现期-华福证券-2025.3.31-65页.docx
- 医药生物行业医疗AI专题报告二多组学篇AI技术驱动精准诊断实现重要突破-25031440页.docx
- CXO行业系列报告三寒冬已过行业需求逐步回暖-25031430页.docx
- 全国租赁市场报告2025年3月_可搜索.pdf
- 玩具行业“情绪经济”专题:创新玩法+IP赋能,重新定义玩具-华鑫证券-2025.docx
- 医疗保健行业PCAB抑制剂药物深度报告抑酸药物市场空间广阔PCAB抑制剂大有可为-25.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