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胸意存学养 书致流性灵.doc
PAGE
PAGE 6
胸意存学养 书致流性灵
1994年12月13目,时任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同志到天津市武清区大黄堡乡后蒲棒村视察,当他步入该村亚中集团公司大厅时,一幅疏朗清秀,质朴醇厚的书法楹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引起他的浓厚兴趣,当即称赞说:“这字写得好,有功力”。他在该集团会议室又见到一幅书法作品――王维诗《渭城曲》时,更是驻足欣赏,边吟边问:“写这幅字的人是做什么工作的?他的书法非常有神采,基本功很扎实,写得好,写得好”。这两幅书法作品到底出自何人之手呢?他就是当代书坛巨擘刘炳森先生得意门生、时任中共武清县委宣传部长何俊田。
丑末寅初,春风醉人。《时代人物》杂志记者专程赴天津市武清区专访了何俊田先生。
何俊田先生的工作室――善德草堂位于该区区政府所在地的栖仙住宅小区一幢住宅楼。未等叩门,先生已开门迎客,抱拳施礼。步入善德草堂,一股股墨香沁人心脾,一幅幅书作映入眼帘。寒暄过后,直奔主题。
军旅生涯创作丰 大作扬名天道酬
何俊田天资聪颖,家学渊远,童稚之时即临书习画,读诗诵文,年近弱冠,已名闻乡里,19岁时,凭其书画特长应征入伍。从此,开始了军旅中长达17年的专业书画创作生涯。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其书法、篆刻作品便经常见诸于多种报刊,其书法作品曾入选全军首届书法展。转业返回故里后,先后任天津市武清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区)长、武清区政协副主席。因身居公职,政务繁冗,遂将绘画搁置,只有书法一直坚持,朝临暮写,临池不辍。“临池冷去杯中茗,读帖穷思老眼惺,投笔长呵凭牖望,院中灯下雪如萤”。这首自题诗即是他的砚耕独白。
1982年,因工作关系,何俊田先生有幸结识了蜚声中外的武清籍书坛大家刘炳森先生。何先生说:“我怀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前去拜见,当时,我带了自己临的多幅作品,带了文房四宝,还带了书法创作中遇到的20多个理论与实践上的问题,向先生讨教,得到了先生的悉心指导。虽是初次拜见,我们却深谈到子夜。继而我如愿以偿拜在刘先生门下,直至先生谢世,追随先生24年。多年来,我和先生睛同父子。听先生讲笔法、讲墨法、讲结构、讲篇法、谈诗词、谈绘画、谈戏曲、谈文学、谈人生……受益匪浅。”在跟随刘先生学习书法的同时,为了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何俊田还不断请同为武清籍的著名书法家孙伯翔先生为他批改临习作业。由于其广学博采,因此,真、草、隶、篆都能上手,其中正书、行书、草书用功最勤。其作品先后四次入选中国书协举办的国展,数十次获得各类大展之奖项,收录于30多部专著,刻录于23个省市自治区的碑林、碑廊或人文胜地,被境内外众多艺术馆、博物馆收藏。近十几年,他多次以学者身份,应邀访问日本、韩国、加拿大、新加坡及港、澳、台地区,进行书法艺术交流或展览。
古不乖时 今不同弊
2000年,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评审委员、天津书协副主席孙伯翔先生在为《何俊田书法作品集》写的序言中说:“俊田兄数十年来深入传统,广泛涉足,纵向取古,横向取今,向古人学,追根朔源,求善变之本;向今人学,分门别流,悟成败之方;博采众长,遂成自家面目。他初习盛唐楷书,继而上溯北朝碑版,又潜心研习篆、隶、行、草,诸体兼擅,卓然有成。他的字,既有汉魏风骨,又具唐宋神韵,更有时代气息,给人以质朴,醇厚的美感。”
是的,采访中,我们见到何先生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临习的大量碑帖,感受到他对书法艺术追求的执着。几十年来,他的楷书从柳入门,又潜心临习颜鲁公的《告身帖》、《大麻姑》和《勤礼碑》。于二王和文征明亦多有浸淫,并私淑启功。隶书初写《史晨》,又学《衡方》。50岁后又潜心于《等兹寺》、《崔散邕墓志》和《刁遵墓志》。行书,学过文征明、赵孟?\、唐寅、陆柬之,从上世纪70年代起又迷上了黄山谷。草书从《百韵歌》入手,后临习米南宫的《十七帖》,孙过庭的《书谱》以及怀素的《自叙帖》、《千字文》,也临习祝枝山的草书。其篆书、篆刻受邓石如、吴昌硕影响较大,也曾私淑邓散木。正是由于他博采众长,潜心研习,悉心悟道,临池不辍,才有了今天的自家风貌。
书法创作是心灵的外化,是精神的延续,它不仅要求在字形结构上要有“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形式美,而且更具书家挥运而成的不同形质的点画,不同情趣的意象,以及由此构成的既生动又富有韵律的“无形之相,无声之音”。它是一次性挥写完成的艺术,看似简单,实极凝练。何俊田对于书法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并非简单地局限于对技术或理论的驾驭和理解,而是对书法所孕育的文化、道德、精神以及人生感悟的一种近乎痴狂的追索。因此他的书法,绝不仅仅是诞生于手腕和毛笔下的平面字形,而是他数十年人生积淀的独特的、灵魂深处的情感与线条的对话,是一种在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