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野外安全及
一、野外常见伤病的防治
1、蚊虫叮咬
在野外为了防止蚊虫的叮咬,应穿长袖衣和长裤,扎紧袖口、领口,皮肤暴露部位涂搽防蚊药。不要在潮湿的树荫和草地上坐卧。被昆虫叮咬后,可用氨水、肥皂水、盐水、小苏打水等涂抹患处卡痒消毒。
被昆虫咬伤或者蜇伤时,可还用冷水或冰水冷敷患处后,再在伤口上抹些氨水。如果被蜜蜂蜇了之后,就用镊子将蜂刺拔出之后再在伤口上涂些氨水或牛奶。
一、蚂蝗咬伤的急救 蚂蟥头部有一吸盘,当遇到人体的皮肤粘膜处即钻进去吸血,同时分泌一种抗凝物质,阻碍血液凝固。它吸血时,很难自动放弃。
蚂蟥是危害很大的虫类。遇到蚂蟥叮咬时,不要硬拔,可用手拍或用肥皂液、盐水、烟油、酒精滴在其前吸盘处,或用燃烧着的香烟烫,让其自行脱落,然后压迫伤口止血,并用碘酒涂搽伤口以防感染。如在鞋面上涂些肥皂、防蚊油,可以防止蚂蟥上爬。涂一次的有效时间约为4~8小时。此外,将大蒜汁涂抹于鞋袜和裤脚,也能起到驱避蚂蟥的作用。
注意 1.发现蚂蟥叮咬,不要强行拉它,以防拉断而吸盘仍留于创口,加重伤情。 2.采用以下办法使它自动脱离伤口。 (1)用食醋、酒精或饱和盐水,半棉球浸湿放在蚂蟥的头部。 (2)用手拍打或针刺,或烟油刺激其头部,使其自动脱开皮肤。 (3)如喉、鼻腔、消化道被咬时,可用1%-2%丁卡因溶液,或2%-4%的多卡因溶液涂于蚂蟥头部使其麻醉,然后用镊子轻轻取下。 (4)有出血可用2%麻黄素溶液浸湿棉球压迫止血。 (5)伤口用盐水冲洗,无菌纱布包扎。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6)如果病情不严重,即在当地急救处理,如创伤严重即速送医院治疗。
二、蜂蜇
如何应付蜂蛰 离草丛和灌木丛远些,因为那里往往是蜂类的家园。 发现蜂巢应绕行,一定不要做出过与“亲近”的表现。 最好穿戴浅色光滑的衣物,因为蜂类的视觉系统对深色物体在浅色背景下的移动非常敏感。 如果有人误惹了蜂群,而招至攻击,唯一的办法是用衣物保护好自己的头颈,反向逃跑或原地趴下。千万不要??图反击,否则只会招致更多的攻击 。 如果不幸已被蜂蛰,可用针或镊子挑出蜂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然后用氨水、苏打水甚至尿液涂抹被蛰伤处,中和毒性。可用冷水浸透毛巾敷在伤处,减轻肿痛。最后,直奔医院吧 !
三、蛰伤
蜇伤:被蝎子、蜈蚣等毒虫蛰伤后,伤口红肿、疼痒,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要先挤出毒液,然后用肥皂水、氨水、烟油、醋等涂擦伤口,或用马齿苋捣碎,汁冲服,渣外敷。也可用蜗牛洗净捣净后捣碎涂在伤口上。此外,蒜汁对蜈蚣咬伤有疗效。
2、毒蛇咬伤
在野外如果被毒蛇咬伤,患者会立即出现出血、局部红肿和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几小时内就会出现休克等危险,不及时治疗甚至会造成死亡。因此,一旦遇到毒蛇咬伤,必须马上用布条、手帕或领带等将伤口上部扎紧,以防止蛇毒扩散,然后用消过毒的刀(来不及消毒,将刀放在火上烧一下即可)在伤口处划开一个刀口,用嘴将毒液吸出。只要口腔粘膜没有损伤,将其液化,可起到中和的作用。
毒 蛇 咬 伤 处 理
首先应判断是否为毒蛇咬伤。通常观察伤口上有两个较大和较深的牙痕,才可判断为毒蛇咬伤。若无牙痕,并在20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毒蛇咬伤。只需要对伤口清洗、止血、包扎。若有条件再送医院注射破伤风针即可。★ 症状:
◎ 神经毒:
侵犯神经系统为主,局部反应较少,会出现脉弱、流汗、恶心、呕吐、视觉模糊、昏迷等全身症状。
◎ 血液毒:
侵犯血液系统为主,局部反应快而强烈,一般在被咬后三十分钟内,局部开使出现剧痛、肿胀、发黑、出血等现象。时间较久之後,还可能出现水泡、脓包,全身会有皮下出血、尿血、咳血、流鼻血、发烧等症状。
◎ 混合毒:同时兼具上述两种症状。
★ 处理:
1.保持冷静
千万不可以紧张乱跑奔走求救,这样会加速毒液散布。尽可能辨识咬人的蛇有何特征,不可让伤者食用酒、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2.立即缚扎
用止血带缚于伤口近心端上五至十公分处,如无止血带可用毛巾,手帕或撕下的布条代替。扎敷时不可太紧,应可通过一指,其程度应以能阻止静脉和淋巴回流不妨碍动脉流通为原则,每两小时放松一次即可(每次放松一分钟)。而以前的观念认为15至30分钟钟要放松30秒至1分钟,临床视实际状况而定,如果伤处肿胀益形扩大,要检查是否绑得太紧,绑的时间应缩短,放松时间应增多,以免组织坏死。
3.冲洗切开伤口,适当吸吮
在将伤口切开之前必须先以生理食盐水、蒸馏水,必要时亦可用清水清洗伤口。在将伤口以消毒刀片切开成十字型,以吸吮器将毒血吸出,或在伤口上覆盖4―5层纱布,用嘴隔纱布用力吸允(口内不能有伤口,用嘴吸毒并不是好方法,吸毒的人也可能因此中毒)
4.立即送医院
除非肯定是无毒蛇咬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