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 细节 语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视角 细节 语言.doc

PAGE  PAGE 4 视角 细节 语言   邵宁是《新民晚报》一位勤奋多产的年轻记者,进入报社近十个年头中,采写了大量有影响的好新闻,她的新闻作品多次获得各类新闻奖项。   如今,在她快要做母亲的时候,她的新闻作品也要结集出版了。我猜想,她的心情一定是十分欣喜的吧。对一个新闻记者来说,新闻作品就是自己精心孕育的孩子,新闻作品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影响,那就是等于精心孕育的孩子有了大出息。这样的比喻,相信新闻界的同仁不会有异议吧。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她的新闻作品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   平民视角百姓立场。邵宁是一位艺术学硕士,但她进入《新民晚报》后,在晚报文脉的影响下,具备了晚报老报人长期倡导的以平民视角、百姓立场看社会的特质。她笔下的新闻多是来自社区、弄堂、街道这些社会底层,绝大多数都是正面的社会新闻,抒发着新风俗、新伦理道德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善良友爱之情,闪耀着心灵美道德美人格美的精神之光,很有激励、鼓舞、感染的力量。读“正在消逝的上海城市风景线”一组十篇新闻稿,我的眼前会浮现出一幅幅亲切温馨又日渐式微的昔日市民生活的画面:老虎灶、三轮车、煤球店、织补师、小旅社、评弹书场、废品回收站、连环画、花鸟市场等等。邵宁穿行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用平民百姓的视角,捕捉着这些随着时代前进脚步而正在我们视野中快速消逝的市民生活场景,这些风情浓郁的市民生活在邵宁的笔下是多么有吸引力啊。你看:“惠民路515号的老虎灶每天早晨摆出五六张长条桌、长条凳,总有四五十个老人聚在这里喝茶聊天,一杯茶仅1毛钱!老人们说:‘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年之家。’”老虎灶和城市小弄堂里老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完全被立体化地凸现出来了。   邵宁的视野往往聚集在具有美好心灵的普通人尤其是平凡的妇女身上,写出她们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显露出来的不平凡的、崇高的精神境界。比如像45岁的妈妈级推销员陈修莺,从一个患病的下岗女工,再就业后成长为一个连续两年夺得公司销售额第一名的“推销冠军”,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多么吸引读者啊!再比如像退休居委干部马荷琴,热心为社区居民服务,最后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读后同样让人格外动情。   靠感人的细节和现场感打动读者。邵宁的新闻具有细节动人和现场感强的特点。这并不仅仅靠妙笔生花,而是靠深入地采访。她在采访上花了大量的工夫,有一段时间她一直在杨浦区调查,对杨浦区每一个街道的情况都很了解,地区里发生了什么事她很快就知道了。   她写的长篇通讯《当年抚孤人笑痴,今日帮侬知是谁》,里面有着很多感人的细节,通讯发表后激起社会强烈的反响,抚孤新娘蓝金亮成为社会知名度很高的人物;还有人物通讯《瘫痪女工和100只书包》发表后,具有美好心灵的瘫痪女工房金妹也成了社会知名人物。请看,邵宁这样用细节来体现房金妹报效社会的精神:“今天上午,家住在长白街道的房金妹将两根背带缝到一只书包上,做成了第100只书包。她用手拉拉这只用深蓝、浅蓝和黑白细格三种布拼成的漂亮结实的书包,苍白的脸上浮现出笑容。”邵宁这样描写房金妹做书包的艰难:“每隔半小时,她的两条腿会不由自主地抽搐起来,这时她的婆婆就跑来帮她轻轻拍打。为了避免布屑、线头落在床上,金妹还在身上铺一块床单,在夏季的高温下,金妹的额头不断冒着汗珠。”这么生动的细节描写,房金妹的美好心灵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   语言精练朴实。邵宁是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擅长写作,出版过4本散文集,语言很有文采,表现力很强。但邵宁在写新闻时很克制,遣词造句都很朴实简练,用事实说话,用细节说话,感情隐藏在事实的背后。她是深知文学创作的语言和新闻写作的语言完全是两回事的。文学创作可以色彩斑斓地渲染、烘托、煽情、想像,但新闻写作必须尽可能地朴实、朴素、精练、准确、恰如其分地叙述事实,评价事实;精练朴素的文字使读者相信这是真实的。通过深入发掘的细节和事实来构建新闻人物的精神世界,从而激励读者,感动读者。获得上海首届女性新闻奖金奖的人物通讯《用热心与人生告别》就典型地体现出邵宁这种精练的语言特色。   请看,邵宁用这种白描般朴素语言来记叙马荷琴突然发病告别人世的场景:   马荷琴突然双手按头道:“哎哟,我头很痛!”她皱着眉,用手揉了几下,随后头慢慢低了下来。“你怎么啦?”大家围到马阿姨身边问长问短,但马荷琴人趴在桌子上,头没有抬起来。   “快叫救护车!”有人打了120急救电话。几个老劳模一下子扑过去,一边一个拉着马荷琴的手???丁小妹叫道:“脉搏跳得好快!”她们还为马荷琴按摩胸口,掐她的虎口、人中,但她仍双目紧闭,只悠悠出了两口气。过了一会儿,有人说:“现在脉搏跳得慢些了,大概不要紧。”几位老劳模和居委干部一声接一声地唤道:马阿姨,你醒醒呀!你醒醒呀!马荷琴仍没有反应。几个老姐妹已开始抽泣了。   15分钟后,救护车开进了弄堂,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