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第九章:液体制剂_2013
常用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 枸橼酸盐、枸橼酸氢盐、酒石酸盐、酒石酸氢盐、磷酸盐等。· (三)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四、混悬剂的制备: (一)制备原则 首先使粉粒润湿(可加入润湿剂)并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均匀分散。其次采用下述三种措施之一,防止结块。 ①混悬的粉粒分散在助悬剂中,使其具有较大的粘度,不易沉降。 ②控制絮凝,在上述体系中加入絮凝剂。 ③在上述体系中再加入助悬剂,但应注意配伍 分散法 干燥研磨(5~50?m) 加液研磨法(0.1~0.5?m) 水飞法(质重、硬度大或贵重的药物) 凝聚法 物理凝聚法 化学凝聚法 ? 四、混悬剂的制备 (一)机械分散法 方法:将固体药物粉碎成微粒,再混 悬于分散介质中的方法。 步骤:固体→粉碎→分散。 设备:大量生产用乳匀机、胶体磨等 小量制备用乳钵。· ? 制备方法:· ①干燥研磨:5~50?m。 ②加液研磨法:一份药物加 0.4~0.6 份液 体研磨,粒径可达0.1~ 0.5?m。 ③水飞法:适用质重、硬度大或贵重的药物· (一)机械分散法 ?(2) 加助悬剂的分散法 步骤:药物+助悬剂→混合物+液体→加余量液体 举例:炉甘石洗液 处方:炉甘石 15g 氧化锌 5.0g 液体苯酚 0.5ml 甘油 5.0ml 蒸馏水 100ml 制法:取炉甘石,氧化锌置乳钵中,加甘油研成细糊状,加入液体苯酚及蒸馏水至全量即得。 (二)凝聚法 1.物理凝集法(微粒结晶法) 药物+适当溶剂→热饱和溶液→另一种冷溶剂→析晶沉降物→混悬于分散介质中→即得。 如醋酸可的松滴眼剂:醋酸可的松+氯仿→汽油→析晶沉降物→滤过,真空干燥→混悬于水中→即得。 2、凝聚法 (2)化学凝集法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不溶性的药物再分散于介质中而制成的混悬剂。 要点:化学反应稀溶液中进行;同时应急速搅拌。 处方分析实例: 复方氢氧化铝混悬液: [处方]: Al(OH)3 4.0g 三硅酸镁 8.0g CMC-Na 0.16g Avicel RC 591 1.0g 苯甲酸钠 0.2g 羟苯甲酯 0.15g 柠檬香精 0.40 ml 蒸馏水 加至100ml [制法]:苯甲酸钠、羟苯甲酯溶于蒸馏水,加入CMC-Na制成胶浆,加入Al(OH)3、三硅酸镁研匀,加柠檬香精混匀即得。 [注释]:1、氢氧化铝: 2、三硅酸镁: 3、CMC-Na: 4、Avicel RC 591: 5、苯甲酸钠: 6、羟苯甲酯: 7、柠檬香精:矫味剂 8、蒸馏水:分散介质 复方硫磺洗剂:见教材P156 主药,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助悬剂(合成、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用于助悬、分散) 防腐剂 1、微粒大小的测定 · 测定微粒大小及分布情况,可粗略地预测混悬液的稳定性。 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光学显微镜测定微粒,在日光下可以分辨0.5~100?m,也可采用库尔特计数法、沉降管法、沉降分析天平法、浊度法、光散射法、漫反射法等。 · 五、评价混悬剂质量的方法 ※2、沉降容积比(sedimentation rate) 是指沉降物的容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容积之比。 H0:沉降前混悬液的高度; H:沉降后沉降面的高度 F值在0~1之间,F愈大混悬剂就愈稳定·· ?=F/F∞=(V/V0)/(V∞/V0)=V/V∞ F为絮凝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 F∞为去絮凝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 ?为由絮凝所引起的沉降物容积增加的倍数。 ? ?值愈大,絮凝效果愈好,混悬液的稳定性愈高。 3、絮凝度(?)的测定 用以衡量均匀性、分剂量准确性。 再分散时间越短,混悬剂稳定性越高。 方法:自由沉降 离心沉降:在20rpm转速下离心 4、重新分散性· ?-电位的大小可表明混悬剂的存在状态,可用电泳法测定混悬剂的?-电位,以确定它的状态。 ?-电位<25mV 混悬剂呈絮凝状 ?-电位50~60mV 混悬剂呈反絮凝状 5、?-电位 6、流变学特性 主要是用旋转粘度计测定混悬液的流动曲线,由流动曲线的形状,确定混悬液的流动类型,以评价混悬液的流变学性质 测定结果为触变流动、塑性流动和假塑性流动,能有效的减缓混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9年级u10YouaresupposedtoshakehandsBreading.ppt
- 9型人格课程介绍.ppt
- 9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ppt
- 9年级上《故乡》PPT课件.ppt
- 9年级《智取生辰纲》.ppt
- 9上《课外古诗词》后5首.ppt
- 9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ppt
- 9年级《变色龙》ppt课件.ppt
- 9年级上册复习教案.ppt
- 9城系统企业端培训.ppt
- DB4503_T 0014-2021 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红色文化纪念园区服务规范.docx
- DB5101T96-2020 地理标志产品 温江酱油.docx
- DB44T2317-2021 家政服务 投诉处理规范.docx
- DB43╱T 1588.16-2019 小吃湘菜 第16部分:牛肉馓子.docx
- DB43╱T 1588.11-2019 小吃湘菜 第11部分:刮凉粉.docx
- DB43╱T 1588.22-2019 小吃湘菜 第22部分:衡州素螃蟹.docx
- DB45T477-2022 绿色食品 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1T 2259-2016 鹅掌楸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43_T 3059-2024湘东黑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治技术规范.docx
- DB3201T 063-2004 丝瓜原种生产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