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时期的反经济封锁斗争及其历史启示.docVIP

井冈山时期的反经济封锁斗争及其历史启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井冈山时期的反经济封锁斗争及其历史启示.doc

  井冈山时期的反经济封锁斗争及其历史启示 [摘 要]井冈山斗争时期,在国民党反动派 经济 封锁造成的极度经济困难面前,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开展了反经济封锁斗争。当年反经济封锁斗争的胜利的经验对我们今天建设 中国 特色的 社会 主义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井冈山 反经济封锁 历史 启示      井冈山斗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对红色根据地实行疯狂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使根据地军民的斗争与生活处于极度困难之中。在严峻的经济困难面前,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发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在根据地里,军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创造了在物质菲薄、战斗频繁的恶劣环境中,红军仍然能维持不敝的人间奇迹,取得了反经济封锁斗争的胜利。表现了一种自强不息、开拓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L.编辑。      一、经济封锁给根据地军民造成的严峻的经济困难      当年的井冈山根据地,因为地处两省的边陲,又是 交通 闭塞的山区,所以那时依然是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种落后的 自然 经济条件,在国民党军队实行不准运进、不可输出的严密封锁下,边界军民的经济 发展 困难更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粮食供应紧张。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后,上千人的吃饭 问题 ,是个很大的难题,开始主要依靠王佐、袁文才部接济才渡过难关的。湘南部队来到井冈山会师后,情况更为严峻,三个师九个团,加上妇女和娃娃,近万人。每月要消耗粮食40多万斤。在“人口不满二千,产谷不满万担”的井冈山是很难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的。为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宁冈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动员农民尽最大努力献出粮食,连留作明年的种谷都拿出来了,仍是难以为继。所以,从军长到伙夫每人每天都是5分钱的伙食费,一样吃红米饭,渴南瓜汤,甚至用野菜充饥。   (二)穿衣盖被困难。当年在井冈山,红军官兵到了冬天雨雪天气,依然光着脚板,穿着草鞋,没有棉衣只能穿二件单衣。晚上睡觉时,大多数人只盖一条粗线毯,有被子的也是薄棉絮,御寒力不大。所以很多战士就睡在禾草里面。革命歌曲“ 红米饭,南瓜汤”里面的 “黄丝被”就是这样来的。   (三)日用必需品缺乏。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边界政权割据的地区,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十分缺乏而且十分昂贵。那时候,盐是十分珍贵的。由于国民党对根据地实行了长期的残酷经济封锁政策,卡住了四处的出进大道,盐不容易运进来,一块银元能买200多斤南瓜,只能买四两盐。井冈山上5000多官兵长期缺盐,尝不到咸味,身体日益虚弱,别说打仗,就连爬山越坳都不行。      二、根据地军民反经济封锁的主要举措      在经济上极度困难的生活面前,毛泽东、朱军长等党和红军的领导人领导边界军民发扬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精神,注重于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和经济实力的创造,走艰苦创业的道路,开展了一系列发展经济和反物资封锁的斗争。这些斗争形式,着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创建了一系列为根据地独立生存的军需民用的后勤机构。这些单位大多数是军需小厂和作坊,其中红军 医院 和主要的军需工厂、作坊有这么几处:茅坪红军医院、桃寮红军被服厂、红军军械处、茅坪粮库、大陇红军硝盐坊、象山庵红军石印厂等。   (二)完成土地分配,发展农业生产。对于边界的经济来说,提高给养力是最重要问题。为了解决军粮,根本是发展农业、增产粮食。边界党对此予以了高度重视。在边界特委、边界政府的切实布置下,各级工农兵政府最重要的工作是组织农民搞好农业生产,为农民调剂耕牛农具,给农民赊种谷、组织耕种队帮助红军家属和劳力少的农家春耕夏收。1928年,边界各县的农业普为丰收,其中宁冈的粮食产量增幅最大,普遍增收三成左右。   (三)辟建红色圩场,促进物资交流。首先恢复、改造了遂川县最大的圩场草林圩,接着在宁冈大陇又开辟了一个圩场。还在新城、睦村等地恢复了老圩场,将打土豪和战斗中缴获的一些物品拿到圩上交易,以吸引民众。一批老圩场的恢复和新圩场的开辟,很大程度地活跃了根据地的物资交流,打破了敌人对主要生活物品的封锁。   (四)自造“工”字银洋,发行根据地的货币。1928年5月下旬,由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筹划,在上井创办了红军造币厂。银洋上铸了一个“工”字,意为工农兵的银洋。“工”字银洋可以与“袁大头”兑换,拿到各圩场上可以优惠价买到红军公卖处的货品。这是 中国 革命史上最早的货币。   (五)设立公营商业性质的公卖处。根据边界特委的筹划,先是由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在茨坪办起公卖处,接着,在大陇开办公卖店;将打土豪和战利物品和派人从白区购回一些紧缺的生活物品,放在公卖处、公卖店售出。这样既可以解决民间的物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