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市历史优质课参赛教案七上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天桃中学张瑾)
市历史优质课参赛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天桃实验学校中学部 张瑾
[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
①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②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 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
③了解屈原、编钟 2、培养:
①通过指导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探究疑难培养学生理解和探究的能力
②通过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组活动,使学生通过自身实践了解并掌握收集整理、甄别运用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③使学生发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初步掌握史论结合、以史鉴今的能力
④使学生通过交流合作,体验合作的乐趣
认识: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成就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等道德情操教育。 [重点与难点] 重点:①甲骨文②古代历法③诗人屈原。 难点:①正确认识甲骨文的特点和意义②明了古代历法的创立以及古今意义③领略屈原的艺术成就并从中得到精神的引导
[教学流程图]
△夏朝~战国时期的中华文化之星
最证据系:商朝甲骨文 商周金文
最科学系:历法与节气、扁鹊四诊法 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最榜样系:屈原
最动听系:战国编钟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制作相关PPT课件
设计:相关本课学生活动的评价量规和活动内容表
导入新课: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犹如繁星浩瀚的银河,中国史上每一个时期的文化成就如闪亮星星将银河汇就。学习历史便如仰望星空细数繁星。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内容。
授课与活动
宏观把握本课脉络。按文化成就的意义将本课内容划分为最证据系、最科学系、最榜样系、最动听系四大星系 。
梳理本课知识点
结合课件进行基础知识梳理
(1)最证据系:文字的演变
①让学生辨识生肖甲骨文,引导了解甲骨文的字形结构特点
②设问甲骨文今天还有用途吗?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商朝甲骨文的意义在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一。
③学生读图识金文,进一步认识古代文字在今天的意义。
④学生读“马”字演变图,引导学生发现文字进步的规律
最科学系:天文历法与医学
①解释科学的概念,设问“夏朝到战国的文化成就这段银河中,最科学系的星星有几颗?”由学生通过答问实现最基础知识的掌握,找出本子目中夏朝到战国的天文历法成就。
②比较中西方历法,设问“难道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方面真的落后于西方吗?”,引导学生得出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方面比西方更早取得更优成就的结论。
③“西方公历通行全球,我们古代人的历法节气还值得一提吗?”导入历法节气的现实意义这部分。结合课件及设问“中国名茶大红袍,采摘茶叶时,茶农们还遵循着一个不敢违背的规则,雨天不采,有露不采,烈日不采。假如你是茶农,你能根据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安排采摘茶叶的时间吗?哪些节气日不能进行茶叶采摘?”古为今用的实例,古代成就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使学生感受到中华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影响至今,由此突出并突破本课重难点二:明了古代历法的创立以及古今意义。进一步凸显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使人学会以史鉴今。
④设问“为什么我们会选择中医进行疾病治疗?”引导学生认识中医四诊法的科学之处。并强调这是战国春秋鲁国人扁鹊的医学成就,在今天仍然沿用。
最榜样系:屈原
今年6月16日在南宁隆安举行了端午龙舟赛。每年的端午节,我们还做什么?这些习俗由何而来?设问“有谁的忌辰会让所有华夏儿女年年同来祭奠?为什么?”“为什么屈原会被世界和平理事会评为世界文化名人?”由此突出并突破本课重难点三:领略屈原的艺术成就并从中得到精神的引导。
最动听系:战国编钟
①听钟鼓乐《春江花月夜》,感受钟鼓乐之美
②设问“1997年香港回归庆典上随州战国编钟被请到会场进行演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颁奖乐《茉莉花》的配器也使用了这套编钟的录音,为什么会在这么盛大的仪式上使用到它们呢?是不是仅仅因为它音色和谐动听,演奏气势恢宏?”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不仅仅是因为它音色的优美,更在于它历史悠久,是我国浑厚历史底蕴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体现!我们中国人引以为豪!
二、小结(略)
三、合作探究与知识拓展
1、合作探究:“我来策划!”活动
(1)内容:将全班分为13~14个小组分别承担世博会河南馆、山东馆、湖北馆的展馆策划人,在老师示范之后展开讨论,每馆推举负责人陈述展馆内容、展示形式及展示理由。并给出评价标准,由学生选出最佳小组。
(2)目的:①以合作探究活动形式再次突出突破本课重点,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②最后以书作为奖品,鼓励学生培养读书兴趣与习惯。
知识拓展:课堂与课后练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