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ETS培训—山东历实姆
(一)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 1.考试依据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 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 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山 东省的实际情况,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解读:山东考试说明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同时删 去了“在初中历史课程基础上”的描述;要关注考试 说明对考试大纲的继承与调整。 第(2)问:要求考生通过材料,解析严复相比洋务派的进步之处。此问大部分同学得2-3分,极少同学得6分。失分点主要在以下几点: ①不能正确理解材料内容。如将严复强调的“标本兼治”简单的理解为只学习西方制度,错误的将材料中的“标”与“本”当成范例和规则,又或者把“民智、民力、民德”解读为三民主义,把它们当做严复的目的。极少有人能把“治本”解读为“提高国民素质”。 ②不能依据材料进行归纳概括,或是照搬所,学如严复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或是空谈材料,大段照搬原文。 ③史实混乱,很多考生颠倒了洋务派和严复的主张,有的甚至把严复当做洋务派代表,把洋务派当做民族资产阶级代表,基础知识的掌握存在较多问题。 例4:第29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的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6分) 第(1)问:要求考生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区分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考察苏联经济改革的相关史实。此题考生一般能得2到4分,少数学生能得6分,还有部分考生得0分。失分点主要在以下几点: ①历史概念不清,用词不准或答不出关键词。如很多考生不清楚所有制与公有制,公有制与国有制、集体所有制的区别;考生能回答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但就是没有答出答案要点当中最核心的“计划”两字;能回答出实行公有制,却没能进一步点明实行的是“单一”公有制等。②要点不全,绝大数考生能依据材料答出“直接过渡”这一要点,但却不能结合所学知识,答全要点。特别是“实行单一公有制”这一点的答题情况不是很理想。 ③基础知识混乱。有部分考生明显没有分清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区别,甚至不清楚斯大林与罗斯福的区别,史实混乱,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例5:第29题、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4分) 例6:第9题、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解答时,抓住关键信息“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进行分析。法家作为新兴地主阶级代表,要求依据现实需要进行改革,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特别重视农业,倡导重农抑商,以增强国力。因此法家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商人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第(1)问:要求考生回答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从答题情况看,本问一般考生能得2到3分,也有少部分学生得到4到5分,极少数考生能答6分。失分点主要在以下几点: ①不会审题,答非所问。本题要求归纳“时代背景”,很多考生的回答文不对题,没有进行归纳,而是照抄材料,罗列严复各时期的活动。②思路不清晰,不能从政治、经济、文化三大方面去分析时代背景,不能准确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其中政治方面的相关内容回答尤为欠缺③不能紧扣材料的起止时间,事件张冠李戴,史实掌握不牢固。材料一展现了相当明确的起止时间,但仍有不少考生将开始时间写成“甲午战争后”,本题时间内还不到帝国主义阶段,很多考生回答“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还有的考生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写成“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不会审题。好多同学在审题时,只注意求答项,而不注意限定项或中心词,结果答非所问,导致不必要的失分。如第29题第(2)问“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问题要求举例说明,但较少考生做到紧扣题意,很多考生或者信口开河空谈罗斯福的阶级属性,或者只罗列罗斯福新政的四方面措施,答非所问。 ④不懂史论结合的历史题答题特点 今年的主观性试题着重考查了考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结果并不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