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死刑文化的法碌纳解读(教案)
《中国死刑文化的法律解读》
教案
教师:郭凯
邮箱:guokai644@163.com
密码:461000
电话
死刑概论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死刑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和理解死刑的差异对待。
重点难点
死刑的概念和特征,死刑的差异对待。
第一节 认识死刑
一.图片
二.电影片段
中国电影夜宴片段( 00:35----00:44)
外国电影勇敢的心( 02:36----02:57)
三.讨论
第二节 死刑的特征和概念
一.死刑的特征及概念
最大的严厉性
最大的惩罚性
最大的威慑性
1、 死刑所剥夺的是犯罪分子最重要的权利
2、 死刑对犯罪分子造成的痛苦是最大的
3、死刑的适用对犯罪分子来讲是不可逆的
第三节 死刑的差异对待
一.中外各国法律关于死刑问题的差异对待
截至2005年10月
1.完全废除死刑的国家81个,占全球总数的40%
2.废除普通犯罪死刑的国家12个,占全球总数的6%
3.事实上废除死刑(10年内司法上未执行过死刑)的国家有35个
以上三种国家总数为128个,占全球国家总数的60%
4.从保留死刑的国家来看,相互差别也很大。
公开报道执行死刑数量较多的国家有中国、伊朗、
沙特、美国、尼日利亚、新加坡、日本等。
中国每年处决人数约15000人,每百万的年处决率达11.5,而同样保留死刑的日本,在1994—1998年5年间共处决24人,按每百万人口的年处决率只有0.04.
中国每年执行死刑,不管在绝对数量还是在相对数量上都是比较高的。
2.讨论,为什么会出现差异
死刑概论(续)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死刑的目的和起源,了解中国分则中的死刑条款。
重点难点
死刑的目的和起源,中国分则中的死刑条款。
第一节 中国刑法分则中的死刑条款
一.我国1997年刑法分则中,有7个条文规定了28个死刑罪名,之后的单行刑法及规定和补充规定中有29个条款规定了40个死刑罪名,共计36个条文规定了68个死刑罪名。具体是:
1.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
有1个条文(113)概括规定了7个死刑罪名
2.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有5个条文,规定了13个死刑罪名。
3.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有9个条文,规定了17个死刑罪名。
4.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有5个条文,规定了2个死刑罪名
5.第五章侵犯财产罪
有2个条文,规定了2个死刑罪名
6.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罪
有5个条文规定了8个死刑罪名。
7.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
有2个条文规定了2个死刑罪名。
8.第八章贪污贿赂罪
有2个条文规定了2个死刑罪名。
9.第九章军人违反职责罪
有10个条文规定了12个死刑罪名。
二.讨论,死刑罪名多么,可以增加哪些,减少那些。
第二节 死刑的目的
一.死刑的目的
特殊预防:死刑用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从肉体上消灭了犯罪人,彻底铲除了该犯罪人重新犯罪的条件。
一般预防:执行死刑所产生的恐怖效应,必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阻止其他潜在犯罪人实施犯罪。
二.1.云南马加爵杀人案
2.北京李磊杀人案
第三节 死刑的起源
死刑的起源
死刑起源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死刑从何产生,即死刑渊源;二是死刑何时产生,即死刑产生时间;三是死刑如何产生和兴起,即死刑产生原因。只有准确考证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才能真正搞清楚死刑的起源。
一、死刑从何产生?——死刑渊源的考证 中国死刑渊源,通说认为:死刑以原始“食人”习惯为渊源。我国古籍中素有“古人相食”的传说:“近佛国遇有商船至其国,群起擒之,以巨竹夹而烧食之。”
我们认为,中国最初的死刑从战争行为中产生。中国的刑罚是战争的产物,即“刑起于兵”“兵之于刑,二而一也。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刑罚产生于战争的需要,战争是中国古代死刑产生的直接原因。死刑在平时的适用,只不过是对产生于战争之需的死刑的认可和沿袭。因此,战争中的杀敌、伤敌行为,是中国死刑的渊源。
二、死刑何时产生?——对死刑产生时间的重新审视
在中国法制史学界,围绕中国死刑产生的时间,主要有如下三说:
一是完全以史学为根据。
二是以阶级分析的方法推定
三是折衷说:包括死刑在内的刑罚萌发于尧舜时期,完备于夏朝。
笔者认为,以上三说,第二说的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因其关于中国刑罚起源于夏朝的主张,明显不符合有据可察的历史事实。大量史料记载充分证明,在夏以前的尧舜时代,即存在比较完备的刑罚手段,死刑也是其中之一。如《图书集成祥刑典》记载:“帝共命舜居摄,制五刑……”这表明,在尧舜时期,即创制有五种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