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及实施.pptVIP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息技术课程及实施

 信息技术课程      及其实施建议        在信息技术课程培训会上的发言              周中一                                       内容介绍 (一)信息技术课程   一个结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二个“双”:“双素养”和“双价值”   三个维度:知识技能、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我省信息技术课程教材 (三)教学实施建议 (一)信息技术课程 1)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    人类社会靠文化传承而延续,靠文化创新而发展。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教育不仅要传承文化,而且还要创新文化。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学生。那么,如何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的课程中体现文化教育的内容呢?它一般包含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精神诸方面。 1.知识——是基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知识,也就没有文化。所谓知识就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的总和,是人类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知识发现、知识传递和知识创新,一方面是直接推动学科创新的原创力;另一方面,在教授或学习这些知识的工作原理、思想方法,是理解、学习学科的根源。所以知识是基础。科学(学科)为知识提供资源。课程的知识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隐含的思想、方法和科学原理。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知识,当然也是课程的基础。 2.思维——是关键,失去思维内涵的知识,是僵死的知识。    我们知道知识的获取都是在解决某一重大问题时,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已有的经验、掌握的技术和技巧,经过了大量的实践和理论的证明,使这一重大问题得到了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总结经验而得到了知识。这些知识是解决这一领域的问题的真理。就是说按照这个规律或原理以及方法即可解决问题。知识中包含有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着重思维方法的传授。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用思维去激活知识,使之超越已有的知识,创造未有的知识。思维要独立、独特。要独特,必须有独立;有独立,才可能有独特。要独立思考,决不能人云亦云。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方法——是根本,只有经由方法,才可能将由思维激活了的知识付诸实践。    所谓方法就是将已经得到了基础知识,通过技术、技巧、具体设计和工艺流程,使其付诸实践。本质上是课程中的实际应用的那部分内容,就是应用于实际的那些技术。一般包括各类工具(硬软件工具)、工艺和设计、控制设备、应用方案和方法等。这些技术性的内容一方面体现器物层面的技术,是对各类知识发现的器物化;另一方面体现这些应用是基于各种原理的具体操作,也是对各类知识的实际验证。在实际应用中要能攻克艰难险阻,开拓创新,真正有付诸实践的方法,必须新鲜而有效。 4.原则——是精髓,它贯穿并指导着知识、思维、方法。    所谓原则就是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这就是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我们倡导: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在课程中,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做人做事的信念和准则。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推广和广泛应用中会衍生出一系列社会、法律、道德、伦理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学生不可回避的探究和讨论的内容,需要学生去观察、分析有关的现象,并在观察、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不断内化合乎法律和社会规划的道德准则和行为习惯。原则既贯穿又指导着知识、思维与方法,应该明确而不能含糊、坚定而不可动摇。 5.精神——最为重要,它融入了知识、思维、方法与原则,成为它们的灵魂。 精神,就是追求,就是德。在知识、思维、方法、原则中,体现、深化和升华着精神、追求、德;而精神、追求、德,又统帅、激活与强化着知识、思维、方法与原则。世上没有无才之德,也没有无德之才。 精神就是德,就是追求,追求更真、更善、更美、更新。知识越高深,思维越精邃,方法越有效,原则越明确,而且当精神越高尚时,造就的人才,其素质就越优,其格调就越美好。  概述 学校教育教学的课程应该包含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说就是课程应该有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和精神意识的内容。这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STS即“科学-技术-社会”的观点相一致。它是评价课程的价值、界定课程内容结构及其逻辑关系的课程研究方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分别是“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信息社会”,而这三方面构成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体系的主线,即“科学知识”“技术操作”以及与信息技术的操作和应用相关的“社会责任感”,这三方面相互关联,形成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框架。  2)“双素养”和“双价值”    以上说明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现在从双素养和双价值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 1.何谓“双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