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31《金属键金属晶体》.ppt
化学:专题3第1单元《金属键 金属晶体》课件PPT(苏教版选修3) zxxk 金属键 金属晶体 一.已学过的金属知识 1.金属的分类 (1)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2)重金属和轻金属 4.5g/cm3 (3)稀有金属和常见金属 2.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特征 二.金属键 描述金属键的最简单的理论是“电子气”理论. 该理论把金属键描述为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这些电子不是专属于某几个特定的金属离子,而是均匀分布于整个晶体中,被所有原子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金属原子则“浸泡”在“电子气”的“海洋”中. 1.定义: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形成 成键微粒: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存在:金属单质和合金中 3.方向性: 无方向性 zxxk 4.金属的共性:具有金属光泽,能导电,导热,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金属的这些共性是有金属晶体中的化学键和金属原子的堆砌方式所导致的 (1)导电性 (2)导热性 (3)延展性 通常情况下金属内部电子的运动是不固定的,但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导电物质 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液 金属晶体 状态 导电粒子 升温时导电能力 导电本质 相对滑动 zxxk 5.金属的特性 注:金属的熔点硬度和金属键的强弱有关,金属键的强弱又可以用原子化热来衡量。原子化热是指1mol金属固体完全气化成相互远离的气态原子时吸收的能量。 部分金属的原子半径、原子化热和熔点 金属 Na Mg Al Cr 原子外围电子排步 3s1 3s2 3s23p1 3d54s1 原子半径/pm 186 160 143.1 124.9 原子化热/KJ*mol-1 108.4 146.4 326.4 397.5 熔点/℃ 97.5 650 660 1900 6.影响金属键强弱的因素 (1)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 (2)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 如:同一周期金属原子半径越来越小,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增加,故熔点越来越高,硬度越来越大;同一主族金属原子半径越来越大,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减少,故熔点越来越低,硬度越来越小。 黄铁矿 萤石 zxxk 水晶 绿色鱼眼石 菱锰矿 三.金属晶体 1.晶体 (1)定义:通过结晶过程形成的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叫晶体。 (2)其结构特征是内部的微粒在三维空间的排布具有特定的周期性,即隔一定距离重复出现。 2.晶胞:能够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基本重复单元 3.原子的密堆积方式 zxxk 密堆积的定义: 密堆积:由无方向性的金属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等结合的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等微观粒子总是趋向于相互配位数高,能充分利用空间的堆积密度最大的那些结构。 密堆积方式因充分利用了空间,而使体系的势能尽可能降低,而结构稳定。 这样得到的是简单立方堆积,自然界只有钋(Po)采用这种排列. 这是非密置层另一种堆积方式,将上层金属填入下层金属原子形成的凹穴中。 得到的是体心立方堆积,如金属K等。 1 2 3 4 5 6 第二层 对第一层来讲最紧密的堆积方式是将球对准 1,3,5 位。 ( 或对准 2,4,6 位,其情形是一样的 ) 1 2 3 4 5 6 A B , 关键是第三层,对第一、二层来说,第三层可以有两种最紧密的堆积方式。 下图是此种六方 紧密堆积的前视图 A B A B A 第一种是将球对准第一层的球。 1 2 3 4 5 6 于是每两层形成一个周期,即 AB AB 堆积方式,形成六方紧密堆积。 配位数 12 。 ( 同层 6,上下层各 3 ) 六方最密堆积分解图 第三层的另一种排列方式,是将球对准第一层的 2,4,6 位,不同于 AB 两层的位置,这是 C 层。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此种立方紧密堆积的前视图 A B C A A B C 第四层再排 A,于是形成 ABC ABC 三层一个周期。 得到面心立方堆积。 配位数 12 。 ( 同层 6, 上下层各 3 ) B C A ABC ABC 形式的堆积,为什么是面心立方堆积? 我们来加以说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