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之科学与艺术的对话.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之科学与艺术的对话

陶瓷(china) 之科學與藝術的對話 陶和瓷的「中文字義」與「英文翻譯」 中文字義: 陶:由較不純的黏土,在高溫下燒製而成。 瓷:由較純的黏土,以更高溫的溫度燒製而成。    相似點…陶和瓷都是由黏土礦物製成。 「人類文明演進」與「關鍵性材料科技」圖解 人類物質文明演進,每一個階段的突破與躍進,均與關鍵性材料科技之發明有關。 陶瓷發現的關鍵 …源於舊石器時代, 始於新石器時代。 原始人的石器 早期原始人將石塊加工出刀刃、刮削或尖鑽等形狀的工具,廣為運用在戰爭、狩獵、漁獵或農耕用途上。 舊石器時代與中石器時代 考古學者根據出土的石器製作,劃分為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晚期… 組成「陶」和「瓷」的三要素 組成「陶」和「瓷」的三要素 陶瓷製做過程 陶和瓷之製作-原料 陶和瓷之製作-火候 陶和瓷之製作-原料-陶藝用坯土 陶和瓷之製作-原料-釉料 陶和瓷之製作-坯體成形 手捏成形:多用於小型陶器,器形不規整。 圈泥成形:圈泥法是用泥條盤築成形,泥條有豐富的變化,可塑性多樣,紋理活潑生動,裝飾效果強,很有趣味性,容易學習,先做好底部,再用陶土做成泥條,一層層向上盤築。 手拉坏法:首先要選擇適用的陶土,置於拉坏機上,定中心、開洞,再靠置於器形內外兩隻手手指的力量,擠壓泥土,使坏體增高,做成杯、碗、盆、盤、瓶、罐等。 其他:泥板法、塑造、製模注漿(倒漿與高壓注漿)、刀模鏇坯與高壓鏇坯等。 陶和瓷之製作-坏體裝飾與乾燥 陶瓷品的裝飾法,依其過程可分為三階段,即成型時、素燒前,素燒後。其裝飾方法有多種如下: 拍模、印模。 貼飾:貼花、接附件(接耳、接把)、法花。 刻飾:劃花、刻花、剔花、鏤空。 色土裝飾:嵌鑲。 胚體裝飾之後,要陰乾、曬乾、或者是烘乾再進行素燒。 陶和瓷之製作-素燒 陶瓷通常以攝氏800度進行素燒,土胚可重疊放置,但不可太重,以避免壓壞下層之器物。 大型器物或可燒至攝氏950度以增加硬度,但若燒至攝氏1000度以上,會使陶瓷吸水性差,導致上釉困難,故應避免之。 素燒到預定溫度後,停止加熱,讓其自然冷卻,待其降至攝氏300度以下,即可將窯門微開。出窯時,一定得戴手套,以免被燙傷,順序地將坯體取出。 陶和瓷之製作-施釉與釉燒 (陶瓷之彩衣) 施釉 陶瓷之所以有顏色,是因為在上面施上一層釉藥,上釉的方法也有許多種,如果需要上釉的部份是一大片,可以用淋釉法或浸釉法、噴釉法;如果是細緻的部份,則要用彩繪法慢慢塗劃。 陶和瓷之製作-施釉與釉燒 (陶瓷之彩衣) 釉燒 釉燒是在製作陶器上,令人最感妙趣的作業。 燒成火燄可分:還原燒(燒成時“缺氧”燒成), 氧化燒(燒成時“氧氣與燃料完全燃燒燒成)。 陶瓷之彩色年代演進 …釉(呈色金屬)之運用 三彩-釉上彩: 中國傳統釉上彩之母。釉上彩是源自於商代冶鍊鉛時,發現只要加入一些含鐵、鈷、銅、錳的礦土,就能得到包含綠、黃、紅、藍、紫的低溫色釉。唐代的唐三彩的顏色以褐(氧化鐵)、綠(氧化銅)、白三種釉色為主。但實際上並不限於三種色彩。 陶瓷之彩色年代演進 …釉(呈色金屬)之運用 元、明、清三個朝代陶瓷主流-釉下彩 釉下彩,即在釉下施彩。當坯體施釉前,先以呈色金屬描繪,之後以透明釉塗布。燒製完成後,底部呈現氧化鈷(CoO)的藍色、氧化鐵(Fe2O3)的赭色、氧化亞銅(Cu2O)的紅色。 元-開創青花【氧化鈷(CoO)】之盛世。當時一些讀書人不願在統治下為官,便以彩繪為業,鈷料的活潑性和當時文人的畫有異曲同工之妙,開創五百年青花盛世。 陶瓷之彩色年代演進 …釉(呈色金屬)之運用 清初-藍色釉上彩取代青花。 清康熙琺瑯彩-是一種中國傳統釉上彩中所沒有的硼、矽酸鹽釉,康熙命工匠研製這種琺瑯彩,而開創了雍正乾隆彩瓷的先河。 陶瓷之彩色年代演進 …釉(呈色金屬)之運用 現代- 學習製作陶瓷器時,有時因個人因素,自己的不注意或處理不當製作出劣質的作品,若遇上這種情況時,只要注意處理細節,大致上便可解決。 黏土的選擇或釉藥、溫度也會影響陶瓷的燒製。 (1)黏土粒子太微細或可塑性過佳的黏土在乾燥時易發生龜裂現象。 (2)釉藥未充分磨碎,耐火度高的原料其混合狀態便不佳,釉藥的表面會產生許多微小凸起。 釉必須與坯體相適當配合,才能燒出「穿上彩衣」之陶瓷。 陶和瓷之科學與藝術對話 相關參考書目-網路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