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防工程学第一部分火灾基础
消防工程学Fire Control Engineering 课程内容 本课程分火灾基础、建筑火灾被动防护、建筑火灾主动防护和防爆基础四个部分。 内容涉及火灾发生、发展及蔓延的基础知识;建筑材料的高温性能、耐火试验、钢结构防火设计、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和安全疏散等防火方法和技术;火灾报警、灭火剂、灭火器,各种自动灭火系统等建筑灭火方法和技术;最后简要介绍了爆炸种类,以及气体、粉尘和水蒸气爆炸预防的基本方法。 第一部分 火灾基础 绪论 火灾发生 火灾蔓延 火灾烟气 典型火灾及烟气蔓延过程分析 第1章 绪 论 1 燃烧概述 虽然早在几十万年以前,人类已掌握了用火的技术,但是长期以来,人类并不知道火的本质是什么,对火曾作出过种种神奇的解释。直到18世纪(1773年)法国科学家La Voisier发现氧气之后,人们才揭开了火的奥秘,正确揭示了燃烧的化学本质。从而能更有效地利用火,用科学的方法同火作斗争。 1.1 燃烧的概念 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1.2 燃烧的分类 (1)按引燃方式分 燃烧按引燃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点燃和自燃两种。①点燃指通过外部的激发能源引起的燃烧。也就是火源接近可燃物质,局部开始燃烧,然后开始传播的燃烧现象。 ②自燃指在没有外界着火源作用的条件下,物质靠本身内部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而发生的自动燃烧现象。 2)按燃烧时可燃物的状态分 按燃烧时可燃物所呈现的状态可分为气相燃烧和固相燃烧两种。 可燃物的燃烧状态并不是指可燃物燃烧前的状态,而是指燃烧时的状态。如乙醇在燃烧前为液体状态,在燃烧时乙醇转化为蒸气燃烧,其状态为气相。 ①气相燃烧 指燃烧时可燃物和氧化剂均为气相的燃烧。气相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燃烧形式。如汽油、酒精、丙烷、石蜡等的燃烧部属于气相燃烧。实质上,凡是有火焰的燃烧均为气相燃烧。 ②固相燃烧 指燃烧进行时可燃物为固相的燃烧。固相燃烧又称表面燃烧。如木炭、镁条、焦炭的燃烧就属于此类。只有固体可燃物才能发生此类燃烧,但并不是所有固体的燃烧都属于固相燃烧,对在燃烧时分解、熔化、蒸发的固体,都不属于固相燃烧,仍为气相燃烧。 3)按燃烧现象分 燃烧按现象的个同可分为着火、阴燃、闪燃、爆炸四种。 ①着火亦称起火,指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如木材燃烧,油类燃烧等。 ②阴燃指物质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和温度升高的迹象。阴燃是固体可燃物由于供氧不足而形成的一种在气固界面处缓慢的燃烧反应,其特点是有烟而无火焰。纸张、木屑、烟草、多孔性塑料 等 ③闪燃指液体可燃物表面产生可燃蒸气,遇火源产生的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闪燃是液体可燃物燃烧特有的一种燃烧现象。但少数固体(樟脑、萘、磷)可燃物在燃烧时也有这种现象。闪点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能引起可燃物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点是衡量各种液态可燃物火灾和爆炸危险性的重要依据。所有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 ④爆炸指由于物质发生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爆炸按其燃烧速度传播的快慢分为爆燃和爆轰两种:燃烧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为爆燃;燃烧以冲击波为特征,以超音速传播的攥炸为爆轰。 1.3 燃烧的要素和条件 1.3.1 燃烧的要素 燃烧的要素是指制约燃烧发生和发展变化的内部因素。制约燃烧发生和发展变化的内部因素有可燃物和氧化剂。 1.3.2 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是指制约燃烧发生和发展变化的外部因素,能使 燃烧要素发生燃烧的条件有以下两个。 (1)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并达到一定的数量比例,且未受化学抑制。实践观察发现,在空气中的可燃物(气体或蒸气)数量不足,燃烧是不能发生的。例如,在室温20℃时同样条件下,用火柴去点汽油和煤油时,汽油立刻燃烧起来,而煤油却不燃。这是因为煤油在室温下蒸气数量不多,还没有达到燃烧的浓度;其次,如果空气(氧气)不足燃烧也不能发生,如当空气中的氧含量降低到14%~16%时,多数可燃物就会停止燃烧。对于有焰燃烧,燃烧的自由基还必须未受化学抑制,使链式反应能够进行,燃烧才能得以持续下去。(2)足够能量和温度的点火源与之作用。不管何种形式的热能都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可燃物燃烧,否则燃烧便不会发生。 1.4 火灾概述 1.4.1 火灾定义 火灾是一种违反人的意愿,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并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燃烧现象。 1.4.2 火灾发生条件 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可燃物、热源和氧化剂(多数情况下为空气)。 1.4.3 火灾分类 火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如根据火灾发生地点、燃烧现象、损失程度和起火原因等分类。 1.4.3.1 根据火灾发生地点分类 ① 地上火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 《高质量数据集 建设指南》技术文件征求意见稿.pdf VIP
- 大学校园网有线无线综合运营方案技术建议书.doc VIP
- 《老年人能力评估实务》教案 项目四 老年人能力评估实务.docx VIP
- 20G908-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常见问题预防措施(混凝土结构工程) .docx VIP
- 《围手术期血糖监测护理规范》(TCRHA 072-2024).pdf VIP
- 美集团职位管理手册全.docx VIP
- 《安全生产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知识培训.pptx VIP
- 大学英语四级690个高频词汇(全).doc VIP
- 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嘉闵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培训体系构建与培训管理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