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维积极心理学档内六讲 信念-自我兑现的预言(正式).ppt

李自维积极心理学档内六讲 信念-自我兑现的预言(正式).ppt

  1.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自维积极心理学档内六讲 信念-自我兑现的预言(正式)

信念——自我兑现的预言;Roger Bannister;概 要;信念即自我兑现的预言;国内第一本 积极心理学通俗读物;; 数千年来,世界上有很多科学家、权威人士的研究结果都表明,由于骨骼、肌肉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人类不可能在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1.6公里)。因此人们一直以为,这是人类不可能打破的纪录。4分钟跑完1英里,在1954年前这个世界纪录一直没有打破过。 ;Roger Bannister的故事 ----心理学对幸福和成功是多么重要!;但是,他没有放弃,他曾在脑海中无数次地模拟以4分钟的时间跑完1英里的过程,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强大的成功信念,结果,到了1954年10月,Roger Bannister就在他的家乡牛津以3分59秒的成绩打破了4分的神话。;Bannister用了3分59秒跑完一英里。轰动一时,登上全世界的头版头条。 “科学遭到挑战”,“医生遭到挑战”,“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为什么Roger Bannister之前一直没有人打破? Roger Bannister之后就有那么多人打破了呢? 是运动员们更加努力训练? 还是有了新的技术?新的鞋子? ;信念即自我实现预言;世界冠军在成功之前,他们一定是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然后才能够成功。不相信就等于放弃,等于不给自己机会! 成功人士在面临新的挑战时,只有一个答案:“我一定能做到。”他不会有任何借口,而是第一时间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然后,再想办法去达成。 “只要你想成功,你就一定能够成功!”--卡内基 影响了千千万万渴望成功与致富的普通人。这就是许多成功学家反复强调的一种积极的心态,一种强大的心理资本,它可以带你走出人生的困境,走出人生的枯井。; 信念力量背后的机制和科学是什么? 信念为什么会起作用及如何起作用? ;信念 和 希望、乐观主义 ---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和预测力;我们就是我们的思想。 无论我们是什么,一切都与我们的思想念头同升起。 我们用自己的思想创造了自己的世界。;1、皮格马利翁 Pygmalion; Pygmalion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成年后他开始寻找理想中的女人,他想结婚。 他在雅典城里寻找,找遍整个希腊,没有找到。 然后,去希腊帝国以外寻找,寻找他理想中的女人,一个能和他结婚的女人, 1879年之前,他还没找到,于是他返回雅典。;他对自己说,“我不再寻找理想中的女人,我要以她的形像雕刻一座雕像”; 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像; 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为她起名加拉泰亚,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 爱神阿芙洛狄忒te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 ; “皮格马利翁效应”成为一个人只要对艺术对象有着执着的追求精神,便会发生艺术感应的代名词。 ;2、皮格马利翁 Pygmalion;《窈窕淑女》;《窈窕淑女》;Pygmalion和“人” 都是可以被改变,被改造的; 3、教室里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 (Robert Rosenthal) 4、工作场合中的效应;Robert Rosenthal(60年代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现加州大学)把Pygmalion的思想应用于课堂 ;老师们以为他们真的就很有巨大潜力;智 商 很多人认为“本来是生而有之的,它是恒定的,从出生到死亡时都不会改变”,但智商却因为老师对学生的信念而改变。 ;这项研究说明了什么?老师们被骗了吗? 老师们突然产生幻象?;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看不到他人身上的潜力,也看不到自己身上的潜力。;用在心理学上,也称“期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比喻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应 用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受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视甚至是歧视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一些优秀的老师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期待效应来帮助后进学生。   ;4、Jamieson (1987);心理学家Jamison在做了一项很有趣的研究。 她想知道角色调换后是否有相同结果。 △她去到由同一名老师负责的两个班。开始上课之前,只告诉一个班,这位老师受到从前学生的极大好评,给这名老师极高的评价,然后他们离开两个班。 △学年结束时,情况如何? △首先,干预组给这名老师的评价,高于对照组,而且学生对学业课程付出了更多时间,成绩比对照组好,因为他们相信,他们被欺骗相信,这位老师的水平比实际情况高。换言之,学生看到老师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