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3上广雅中学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ptVIP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3上广雅中学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2011学年上学期广东广雅中学高三级期中考试题 语 文 1.C zhé / zhì,kuì / wèi, zhuó / zháo ,guì / jué。 A.xié, jiān / chàn xù / chù juàn / juān; B.chóu, lòu, yīng, jīng ; D.yān, guǎn / wǎn,qiān,màn 2.B B .翻云覆雨:意思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 A .“舍本逐末”指做事不抓根本,却在枝节上用工夫,这里表达的意思是根本、枝节颠倒,应为“本末倒置”。 C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形容恰到好处。不合语境。 D . “长篇累牍”指篇幅很长,内容很多。多含贬义。 3.A B .指代不明。应将“他”改为“王站长”; C.成分残缺。“启动”的宾语残缺,加上“计划”或“工程”即可。 D. 表意不明。缺乏的应是“资金”“技术含量”和产品创新。 选②,“人类生活”是用来作比较的,而后面重点要谈“媒介”,所以“媒介也需要感性与理性的平衡”这一点后置,以便引出下文; 选④,排列上,“对历史”要置前,“民族”和“国家”不可分割,中间不能插入“历史”; 选⑤,“深度”和“广度”对应前面的“质量”和“数量”,同时,“深度置换广度”也对应后面的“理性”。 4.A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熙宁十年的秋天,彭城涨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堂,大水淹没到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水退了,他便搬到旧居的东面,东山的脚下,他登上高处而望,得到了一块奇异的地方,就在那上面筑了个亭子。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彭城的山,山冈、山岭四面围合,隐隐约约地像个大圆圈;只有它的西面缺一块,而山人的亭子,正好对着空缺处。春夏之交,草木茂盛,与天相接;秋冬季节,皎洁的月光、皑皑白雪,又使千里大地呈现出一样的颜色。刮风下雨,或明或暗的时候,只要一举首一低头,各种景色就有百样变化。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云龙山人有二只白鹤,非常驯服,而且善于飞翔。早晨云龙山人便望着西山的空缺把他们放出去,听任他们飞到什么地方,有时候在池塘或稻田里站立,有时候在白云之外飞翔;傍晚便朝东山飞回来。因此,给亭子取名叫作“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太守苏轼,时常带着宾客和部下,去会见云龙山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他斟了酒给云龙山人,并且告诉他说:“你知道隐居的乐趣吗?即使是统一国家的君主,也不可能换到这种乐趣呢!《易经》上说:‘鹤在幽深的地方鸣叫,子鹤跟它相应和。’《诗经》上说:‘鹤沼泽的深处鸣叫,它的声音能够传到天上。’ 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 鹤这种动物,清远闲放,远离尘世,所以《易经》、《诗经》的作者都把它比作人世间的贤人君子。道德高尚的隐士,亲近它玩赏它,应当是有益无害的了,然而卫懿公因喜爱鹤却亡了国。周公作《酒诰》来训诫康叔治理百姓,卫武公作《抑》来警戒自己,他们认为使人迷乱衰败的东西,没有比酒更厉害的了; 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而刘伶、阮籍这帮人,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唉!做君主的,即使像鹤一样清远闲放的东西尚且不能喜爱,如果喜爱这类东西就会亡国;而那些隐居山林、逃避世俗的人,即使喜爱像酒一样使人迷乱衰败的东西,也不会有什么损害,何况喜爱鹤呢?由此看来,做君主的乐趣和做隐士的乐趣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 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云龙山人高兴地笑着说:“真有这样的事么?”于是作了放鹤和招鹤歌: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