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判别大中型热液矿床的地质准则.doc
判别大中型热液矿床的地质准则
论文 关键词:热液矿床 判别准则
论文摘要:从矿床所处的区域构造位置、岩浆活动、成矿期次、矿石组份、围岩蚀变和成矿作用等特点,讨论了判别中、大型热液矿床的地质准则,认为只要具备文中提出的6个特点中的4个或以上,被评价的此类矿床就有可能属于中、大型。
这里所说的“热液矿床”,系指由不同来源和不同成因的热水溶液所形成的矿床。热液矿床中的中、大型与小型相比,在成矿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上,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在中、大型热液矿床之间却有其共同性。这些共同性的特点反过来可以作为判别被评价矿床属中、大型抑或小型的地质准则。这些准则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
当然,已知的中、大型热液矿床中的任何一个,不一定具备这6个方面的全部特征,但经笔者研究认为:若被评价的某个同类型矿床,只要具备了其中的4个或以上,那么被评价的这类矿床就可能属于中一大型。现就这6个方面的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一、所处区域地质构造位置上的特点
几乎所有这类矿床中的中、大型,常处于深、大断裂的旁侧、它们的交汇区,以及深、大断裂与成矿带、矿带的交汇区。这里所说的深断裂的规模甚大,走向延长百至数百公里,倾向延深也大,常切穿硅铝层,深入硅镁层,甚至深人上地慢至软流层,相当于张文佑教授所划分的岩石圈断裂。这里所指的大断裂,规模也很大,走向延长数十至百余公里,倾向延伸可达基底而不切穿基底。众所周知,这些深、大断裂均有其确定的地质、地貌和物、化探标志,地质工作者是不难发现和确定它们的。
深、大断裂对热液矿床的控制作用,不少地质工作者比较重视。有人以此为基础提出“边缘成矿论”;也有人以此作为某些或某个矿种(例如金矿)划分成矿带、矿带的依据。但以此作为评价热液矿床规模大小的地质准则,则未被重视。笔者重点研究了江西以及全国和世界上一些中、大型热液矿床后认为:几乎所有这类矿床均处于这样的区域构造位置上。号称江西“五朵金花”的4个大型铜矿和一个中型铜矿、大型钨矿,无一例外地处于这样的位置上;著名的德兴斑岩铜矿田位处赣东北深断裂(共南西延至遂川,总称德兴一遂川深断裂)的南东侧,铅山永平大型似夕卡岩型铜、钨矿床位处萍乡一广丰深断裂南侧,东乡枫林中型铜矿、大型钨矿位处萍乡一广丰和德兴一遂川深断裂的交汇区,武山、‘城门山大型夕卡岩型铜矿床位处北西向长江大断裂的南西侧:闻名世界的江西4大钨矿,也一无例外地处于这样的位置:西华山钨矿位处大余一南城深断裂西侧,盘古山钨矿位处德兴一遂川深断裂的西侧,大吉山、归美山钨矿位处北东东向定南一大占山大断裂(据卫片解译资料)的南侧;类型独特的冷水坑斑岩型铅锌银矿田位处湖石大断裂的西侧。
全国的一些中、大型热液矿床所处的构造位置也基本如此。多宝山大型铜矿床位处嫩江大断裂的旁侧;锯板坑大型钨矿位处北东向丽水一北津湾大断裂的侧旁;柿竹园大型钨矿床位处江西新干一湖口深断裂向南西延至湖南境内的这一深断裂的西侧;河台大型金矿床位处广宁一罗定大断裂的西侧;玉龙大型斑岩铜矿田位处德钦一贡觉大断裂的西侧。
世界上许多中、大型热液矿床所处的构造部位仍然疮本如此。美国著名的宾厄姆大型铜矿床位处近东西向深断裂和北东向犹他矿带的交汇区;世界最大的克莱梅克斯铂矿床位处科罗拉多矿带和近东西向深断裂的交汇区;匈牙利的雷克斯大型多金属矿床位处北东一南西向大断裂的北西侧。
为什么深、大断裂及其交汇区或与矿带交汇区控制了中、大型热液矿床的形成呢?原因主要是:(l)深、大断裂破坏了所在地壳部分的压力均衡,形成了岩浆上升的通道和仗位空间,为热液成矿提供了热能甚至成矿物质;(2)为岩浆期后热液或由地下水形成的热液提供了循环、对流和汇聚场所;(3)由于深、大断裂切穿地壳的深度大,因而切过“矿源层”或物理化学条件对成矿有利的“储矿层”或“储矿岩”的机会多, 自然 就越有可能形成中、大型热液矿床;(4)由深、大断裂派生或与共配套的断裂、裂隙系统扰会广泛发育,从而成为导矿、储矿的空间;(5)从板块的角度来看,深、大断裂常体现“裂谷”、“缝合线”、“俯冲带”的所在位置,这也是板块学家们所共认的对成矿有控制作用的位置。笔者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深、大断裂切过多层、多种“扩源层”的机会多,从而有可能为成矿提供丰富的物质来源,因而有可能形成中、大型规模的热液矿床。
二、岩浆活动特点
中、大型热液矿床所在的区域,岩浆活动常具多旋回、多期、多阶段的特点。特别是同期多阶段形成的“复式岩体”所在区域,对形成中、大型热液矿床更为有利。这样的“复式岩体”是在同一地质环境、同一岩浆源的条件下形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岩体群,其中各个岩体有相似或相近的岩石化学组成,体现了先后形成的各个岩体有“血缘”上的继承性,但由于它们之间又具有由不同演化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