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docVIP

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doc

  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秦祖恩,李跃辉,陈云,胡云洲 【摘要】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钛钢内固定 治疗 胸腰椎骨折其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及钛板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46 例,合并截瘫34 例,椎管骨性占位,硬膜受压,但无神经症状12 例。观察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和局部脊柱的稳定性。结果 46 例随访1~4年,平均2.3年。伤椎高度恢复90%30 例,恢复80%16 例,X线片显示植骨均已融合,无钢板螺钉断裂和松动现象。34 例截瘫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除A级3 例未能恢复外,其余恢复1~2级。结论 对来自椎管前方压迫的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固定具有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改善率高、一期固定融合成功率高及脊柱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内固定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oute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treated by anterior depression,autografts and internal fixation by plate system.Methods From Jan 2002 to Dec 2006,fourtysix cases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 are suffered .Results All cases bar fractures bined bar fracture;anterior route depression;internal fixation 胸腰椎骨折是最常见的脊柱骨折,由于受伤机制的不同,骨折类型及手术方式较多,前后路手术各有其优缺点和适应证。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6 例,疗效满意,现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前路减压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操作要点分析 总结 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 例中,男28 例,女18 例;年龄20~61 岁,平均37.8 岁。新鲜骨折37 例,陈旧性骨折9 例。骨折部位:T11 2 例,T12 6 例,L1 23 例,L2 10 例,L3 5 例。骨折类型:爆裂型骨折23 例,屈曲压缩骨折16 例,骨折脱位7 例。致伤原因:坠落伤24 例,重物压砸伤7 例,车祸伤15 例。术前都摄X线片及CT或MRI检查,结果显示损伤椎体的椎管前方有骨性物占位40%~50%26 例,50%以上20 例。46 例中合并不完全性截瘫31 例,完全性截瘫3 例,骨性椎管占位,硬膜受压,无神经症状12 例。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3 例,B级6 例,C级14 例,D级8 例,E级3 例。 1.2 手术方法 气管内插管全麻,侧卧位,一般以椎管前方骨折块压迫较重的一侧逐层进入。T11、12骨折切除第10肋骨经胸入路,L1、2骨折则切除第12肋骨经腹膜后入路,L3、4骨折经腹膜后入路。暴露损伤椎体及上、下各一正常椎体的侧前方,结扎切断腰动脉、静脉或肋间动静脉,切除损伤椎上下两个椎间盘、骨折椎体的椎弓根,明确椎管前壁的位置,切除伤椎体后1/2骨质。根据前方压迫情况,小心去除突入椎管内的骨折块及椎间盘组织,使硬脊膜囊充分减压。 在距上位正常椎体的上缘8 mm作终板平行线与椎体后缘8 mm作后缘平行线,两线相交处为上位椎体螺栓进钉点。在距下位正常椎体的下缘8 mm作终板平行线与后缘8 mm作后缘平行线,两线相交处为下位椎体螺栓进钉点。按与椎体终板平行且向前倾斜10°方向置入螺栓,以螺栓尾部为支点,用撑开器将椎体间适当撑开,在伤椎相邻上下椎中间部位开1.2 cm宽的骨槽。在撑开伤椎间隙的情况下,将合适长度的髂骨嵌入,使骨块在矢状位上距离椎管前缘约5 mm,在冠状位上应达到椎体的中心。松开撑开器,将合适长度的钛板置于螺栓上,将螺帽拧入螺栓,暂时不拧紧,并将带套起子原位留置;以带套起子为支点,用压缩钳向中间压缩,拧紧螺帽;松开压缩钳与带套起子,于钛板前部、螺栓前方拧入螺钉各1枚。冲洗,置入引流管,逐层缝合。术中出血量600~1 000 mL,平均850 mL,输血500~800 mL,平均500 mL。手术时间2.5~3.5 h,平均2.8 h。 1.3 术后处理 术后引流24~48 h,预防性应用抗生素4~5 d,镇痛3~4 d,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无神经症状者术后14 d佩戴支具下床;截瘫者选用神经营养药,注意截瘫护理、防治截瘫并发症,待截瘫恢复后佩戴支具下地,均用支具保护直到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