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太阳能电池原理与技术
参考书目 半导体相关: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第三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Neaman著 半导体物理学 刘恩科 国防大学出版社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施敏 薄膜物理与技术 薄膜物理与技术 杨邦朝 电子科大出版社 半导体薄膜技术与物理 叶志镇 浙江大学出版社 太阳能电池 授课内容 太阳能电池物理 电池应用 相关书籍 绿色能源需求的原因? 能源从何而来? 化石能源来源? 计算地球温度 采用黑体辐射理论 现在全球每年消耗 t coal equ. 的能源产生 的二氧化碳。 如果每年 继续增加,200年后大气中二氧化碳将是现在的两倍。 更可怕是“可燃冰”的开采,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有效的温室气体。 四、 大气对阳光的影响 吸收、散射及反射 五、大气质量 不同光谱 六、太阳位置 七、日照数据及辐射量估算 高度角与天顶角 高度角指的是天空中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日出的时候高度角为0°,太阳处在头顶时高度角为90°(比如在赤道地区,春分日和秋分日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天顶角与高度角相似,但是相对于地平面的垂直线而不是地平面来说的,因此可以计算天顶角=90°-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在一天中不断变化。其大小还决定于观测位置的纬度和所在一年中的天数。 高度角 天顶角 水平面上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随着h的增加而增加。 h的计算公式 sin h=sinφsinδ+cosφcosδcosω 式中:φ为观测点纬度,δ为偏向角,ω是时角。 δ的计算 δ的含义:太阳直射点纬度(即太阳直射光线与赤道平面 之间的夹角)。 偏向角 偏向角,用符号δ表示,由于地球绕其轴的自转和绕太阳的公转而存在季节性的变化。如果地球没有相对转轴倾斜,那么偏向角将一直为0°。然而地球相对于公转平面是倾斜了23.45°的,偏向角的大小就在±23.45°之间变化。只有在春分日和秋分日的时候偏向角才会等于0°。下面的动画描述了地球绕太阳公转以及偏向角的改变: 太阳偏向角就是指赤道平面与地球中心点--太阳中心点的连线的夹角。太阳偏向角的季节性变化如下所示; 式中d为观测偏向角时所在的一年中的天数。 在二分日(3月22日春分日和9月22日秋分日)时偏向角为0°,在北半球夏天时角度为正,北半球冬天时为负。在夏至日6月22日偏向角达到最大值23.45°(北半球夏至日)而在12月22日达到最小值-23.45°(北半球冬至日)。 当地标准时间 LSTM(当地标准时间子午线)被使用在当地时区。这里显示的LSTM跨越了巴西和格陵兰岛的部分地区. 当地标准时间子午线(LSTM)是特定时区所采用的基准子午线,它类似于格林尼治时间使用的本初子午线。 时角(HRA) 时角把当地太阳时间(LST)转换成太阳在天空运动的度数的数值。按照定义,正午时分的时角为0°。因为地球每转15°的时间为一个小时,所以,与正午时分间隔一个小时就相当于太阳在太空转过了15°角。在上午时角的符号是负的,下午是正的。 HRA=15°(LST-12)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大约在0.15-4微米之间。在这段波长范围内,又可分为三个主要区域,即波长较短的紫外光区、波长较长的红外光区和介于二者之 间的可见光区。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区,前者占太阳辐射总量的50%,后者占43%。紫外区只占能量的7%。在波长0.48微米的地 方,太阳辐射的能力达到最高值,数值约为3.0卡/cm2.分以上。 几个重要波段 名 称 波 段(nm) 占总能量的比例(%) 效 应 作 用 可见光 400—760 50 光效应 植物光合作用 红外区 760 43 热效应 加热地球、大气和生物 紫外区 400 7 化学效应 杀菌消毒、促进种子萌发 辐射波谱(nm) 太阳高度角(度) 0.5 5 10 20 30 50 90 紫外线(295~400) 0 0.4 1.0 2.0 2.7 3.2 4.7 可见光(400~760) 31.2 38.6 41.0 42.7 43.7 43.9 45.3 其中: ? ? ? ? ? ? ? 紫光(400~440) 0 0.6 0.8 2.6 3.8 4.5 5.4 蓝光(440~495) 0 2.1 4.6 7.1 7.8 8.2 9.0 绿光(495~565) 1.7 2.7 5.9 8.3 8.8 9.2 9.2 黄光(565~595) 4.1 8.0 10.0 10.2 9.8 9.7 10.1 红光(595~760) 25.4 25.2 19.7 14.5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