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精做10年江苏高考题,把握复习方向
专题一 精做10年江苏高考题,把握复习方向
[考点要求] 鉴赏评价 D级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 (2004·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阅读鉴赏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柳中庸为中唐诗人。诗题已告诉读者诗的类别和感情基调。全诗共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展开。诗人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落笔,让“岁岁”“朝朝”的戎马生涯以及“三春白雪”与“黄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形象地表现,收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试题评点 该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考生极容易忽视“征人的戍边生活”这一要点。题干要求是“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不是要求结合诗题说明,审题应审清这
一点。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试题评点 该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把握。情感基调题干已给出,只要求“赏析”四句中“怨”的内容(对象)。其中第一、四句概括难度大,应注意从“岁岁”这个叠字和“绕”字去体会征人怨的对象。
拓展练习
(1)开头两句中的“复”“与”两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开头两句写唐代征人年年忽东忽西,马不停蹄,天天策马提刀,操练征战。其中的“复”“与”两字最能体现征人这种生活单调重复、无穷无尽的困苦情形,怨情自然透出,体现出征人孤独凄清的感受。
(2)最后两句用什么方法表现了征人怎样的生活和心理?一个“绕”字有怎样的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将“白”“青”“黄”“黑”四种冷色调的颜色融入诗中,让“三春”“青冢”之间构成极不协调的关系,又用万古奔流的黄河反衬人生的短暂,不仅说明了唐代征人的生活异常悲苦凄凉,而且表现了当时征人心灵深处的愁苦,蕴涵了一种抑郁难畅的“怨”气。一个“绕”字,蕴涵了当时征人如九曲黄河般的“怨”情的曲折、汹涌和无法断绝。
2. (2005·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注]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阅读鉴赏 该年继续选中唐诗人作品,作者李益与苗发、司空曙同为“大历十才子”。不过,诗体变成了五律诗、怀人诗。该诗成功地通过微风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了思念故人的渴望之情。其实,该诗的艺术魅力不在于以情动人,而在于以巧取胜。全诗构思巧妙,紧紧围绕“闻风”二字,因微而惊,因惊而思,因思而疑,因疑而似,因似而望,因望而怨,这一系列细微的内心感情活动,随风而起,随风递进,交相衬托,生动有致。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
试题评点 该题虽贯以“微风”一词而被归入鉴赏语言中的“一字(词)引领”题型,但实际上考查的是对诗歌线索的把握,属于整体把握题。“开头”“全篇”“具体说明”等题干用语标明了答案要以联为单位,说明其余三联中“微风”的活动,且答案中每句都要有“微风”一词。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年高中生物专题2第5课时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同步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1.doc
- 2014年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导学案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4年高中物理94《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导学练新人教版选修3-3.doc
- 2014年高三一模化学浦东区试卷和答案.doc
- 2014版高中历史13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时训练岳麓版必修2.doc
- 2014物理大一轮复习讲义第13章第2课时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doc
- 2014电大法学本科国际私法期末考试题库.doc
- 2014粤教思品九年级41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复习.doc
- 2014高中化学122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的微型实验污水处理电浮选凝聚法每课一练新人教版选修6.doc
- 2014高中化学4-1原电池45分钟作业新人教版选修4.doc
- 国开电大2468纳税理论与实务历年期末考试题库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厦门南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考试职业技能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国开电大2108商务礼仪概论(山东)历年期末考试题库答案解析.docx
- 国开电大4633纳税实务形考任务答案解析.docx
- 国开电大2013法律职业伦理期末考试题库( 近五年)答案解析.docx
- 国开电大748基础写作形考任务答案解析.docx
- 国开电大361儿童文学(山东)形考任务答案解析.docx
- 国开电大0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2)期末考试题库( 近五年)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单招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武汉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考试职业适应性测验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