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记陈忠实吴文俊教程
2016全国新课标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
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
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
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
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
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
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
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
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
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
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
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再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 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
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
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
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
一个人的性格和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
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
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
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
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
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
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名成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纪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答: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往置; ③他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答:①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②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0世纪是无可取代;③他的作品有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达,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文学经典。;答:“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 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
表现: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寻找到“文代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解析】首先梳理材料中的三个“剥离”:①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②从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传媒行业数字营销传播方案教程.pptx
-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教程.doc
- 传感器复习题李章红教程.docx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后习题汇总教程.doc
- 传感器实验报告教程.doc
-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6章压电式传感器教程.ppt
- 传感器技术(贾伯年)部分习题-仅供复习参考1教程.doc
- 传感器测量系统设计教程.doc
- 传感器的发展趋势教程.docx
- 传感器检测教程.ppt
- 校园周边公共文化活动对高中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品牌营销组合策略与品牌价值提升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共享经济的校园自行车租赁市场前景分析与运营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字化教学管理组织文化建设与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术后疼痛管理的比较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在景观水体中的应用效果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智能制造引领下的机械制造企业绿色制造路径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有效性实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在高中英语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研究:多模态信息融合视角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对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技术创新与生态效益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