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切口切挂术治疗肛周蹄铁形脓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切口切挂术治疗肛周蹄铁形脓肿.doc

  多切口切挂术治疗肛周蹄铁形脓肿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切口切挂结合术 治疗 肛周蹄铁形脓肿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5月采用多切口切挂结合术治疗的96例肛周蹄铁形脓肿病例。结果 96例均获临床治愈,肛门功能正常,随访3~12个月均无复发,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肛周蹄铁形脓肿的治疗采用多切口切挂结合术式,组合运用达到高效微创,较好的保护了肛门的功能及形态,具有疗效高、疗程短、复发率低、痛苦小、后遗症、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肛周蹄铁形脓肿比较理想的方法。 .L.编辑。 【关键词】 肛周蹄铁形脓肿;多切口;切挂结合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肛肠外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急症之一,肛周脓肿一经形成,很难自愈,加上脓肿自行破溃,形成肛瘘。肛周蹄铁形脓肿,多始发于后位,同时向两侧坐骨直肠间隙蔓延,或由一侧坐骨直肠间隙脓肿经肛管后间隙绕到另一侧坐骨直肠间隙而成,因其感染严重,形成多间隙脓肿,之后形成复杂性蹄形肛瘘,故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手术是治疗肛周脓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越早越好,争取一次性手术处理。2002年1月至2009年5月,我科采用多切口切挂结合术治疗肛周蹄铁形脓肿96例,疗效满意,现 总结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6例,男76例,女20例。年龄21~63岁,平均41±76岁。病程为6~18 d。其中左右坐骨直肠窝伴肛管直肠后间隙脓肿(全蹄铁形)30例,单侧坐骨直肠窝伴肛管直肠间隙脓肿(半蹄铁形)41例,肛管前深浅间隙脓肿7例,广泛性皮下脓肿18例。经肛检和B超检查确定内口位置多在截石位6点肛隐窝处。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简易骶管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取俯卧折刀位。会阴部、肛管直肠常规消毒。食指探入肛门,摸清脓肿的部位及范围,并仔细查找有无原发内口。用肛门拉钩拉开,观察肛隐窝处有无红肿、凹陷性硬结、溢脓,以判断内口的位置。如蹄铁形脓肿在肛管后上方其可疑感染肛隐窝(红肿、增深、增宽),用弯钩球头探针探入隐窝腺管到脓肿或后正中切开,作一2~3 cm的放射状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用弯血管钳经切口分离肌肉,排出脓液,然后术者指伸入肛门应诊,右手持中弯钳从脓腔内穿出内口,若内口在肛直环上方就挂双股橡皮筋,扎紧,借胶圈的缩力缓慢切开。低位的脓肿直接切开引流。然后右手食指伸入脓腔,分离脓腔间隔,使其多间隙感染腔相互融通,清除坏死组织,探明脓腔的各个走向,放射状扩大切口。使引流通畅,切口成“V”字形,以此切口为主引流切口。如半蹄铁形脓肿,患侧作1~2放射状辅助切口,如全蹄铁形脓肿则根据脓腔的情况,在肛门外1、3、5、7、9、11点位选作辅助切口。切口之间必须保留向皮桥1.5 cm以上,各切口之间虚挂橡皮筋胶圈,腔内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止血,腔内放置碘状纱条填紧,外面压塔纱固定。   术后控便,24 h后每日排便1次,给予抗炎对症治疗。术后换药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或甲硝唑液冲洗切口。碘状纱条引流隧道及患侧主切口填塞,不留死腔。   1.3 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 中国 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本组96例,全部一次手术治愈,疗程最短16 d,最长45 d,平均25±17.2 d。术后肛门功能1级92例,肛门功能2级4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无复发。    3 讨 论   3.1 蹄铁形脓肿特点及切挂机理 肛周蹄铁形脓肿由于起病相对急, 发展 迅速,病变波及范围广泛,患者痛苦大,特别是高位脓肿部位较深,早期症状不明显,病史不典型,最容易忽略或误诊。一旦确诊,就必须尽早进行手术治疗,脓肿成熟期行切开引流术是其必然的治疗措施。其主要目的是使脓液充分引流,目前的方法较多,都有各自优缺点,以往单纯切开引流而不对内口一并处理,手术简单,但90%以上的患者以后会复发或继发肛瘘,需行第二次手术,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还使疗程大为延长,尤其是蹄铁形脓肿继发成蹄铁形肛瘘,其手术处理就更为麻烦。本组病例采用多切口切挂结合术治疗蹄铁形脓肿,取得了一次手术治愈,预防后遗肛瘘的效果。其治疗机理是: 对蹄铁形脓肿,用一个切口难以达到充分引流目的,而过度延长切口影响肛门功能时,施行多切口、挂线相结合,以利处理病灶和引流,同时又能保护肛门正常皮肤组织。不致术后肛门大变形。挂线有实挂法和虚挂法,实际上是一种慢性“切开”和牢固而持久的对口引流过程,具有切割、引流、标记及异物刺激4种作用。实挂法是使传统意义上的挂线疗法。主要是利用挂紧线的慢性勒割作用和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作用切断肛管直肠环,同时边切开边生长,使肛管直肠环的断端在勒断后不致于过分分离,最后勒开内口脱落,不易造成假性愈合,从而消除了原发感染内口,失去形成肛瘘的基础。而虚挂法即挂线后不紧线,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