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02地球圈层结构.pptVIP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通地质学02地球圈层结构

第二章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一节 地球的内部圈层 ; 目前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是借助于地震波研究的成果。地震波主要包括纵波(P波)、横波(S波)和面波,其中对地球内部构造研究有意义的是纵波和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一致的波称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称横波。 地震波从地震的震源激发向四面八方传播,到达地表的各个地震台站后被地震仪所记录下来。根据这些记录,人们可以推断地震波的传播路径、速度变化以及介质的特点,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地震波的传播如同光波一样,当遇到不同波速介质的突变界面时,地震波射线就会发生反射和折射,这种界面称为波速不连续面。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总体上是随深度而递增变化的。但其中出现2个明显的一级波速不连续界面、1个明显的低速带和几个次一级的波速不连续面。 (1)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出现的深度在大陆之下平均为33km,在大洋之下平均为7km。在该界面附近,纵波的速度从7.0km/s左右突然增加到8.1km/s左右;横的速度也从4.2km/s突然增至4.4km/s。;; (2)古登堡不连续面(简称古登堡面)位于地下2885 km的深处,在此不连续面上下,纵波速度由13.64km/s突然降低为7.98km/s,横波速度由7.23 km/s向下突然消失,并且地震波出现极明显的反射、折射现象。 低速带(或低速层)出现的深度一般介于60~250 km之间,接近地幔的顶部,在低速带内,地震波速度不仅未随深度而增加,反而比上层减小5%~10%左右。 ; 地球的内部构造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根据次一级界面,还可以把地幔进一步划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把地核进一步划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及内地核。在上地幔上部存在着一个软流圈,软流圈以上的上地幔部分与地壳一起构成岩石圈。;以; 目前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物质密度大小与分布的计算,主要是依靠地球的平均密度、地震波传播速度、地球的转动惯量及万有引力等方面的数据与公式综合求解而得出的。 密度:计算结果表明,地球内部的密度由表层的2.7-2.8 g/cm3向下逐渐增???到地心处的12.51g/cm3,并且在一些不连续面处有明显的跳跃,其中以古登堡面(核幔界面)处的跳跃幅度最大,从5.56g/cm3剧增到9.98g/cm3;在莫霍面(壳幔界面)处密度从2.9g/cm3左右突然增至3.32g/cm3。;;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地球物理数据;;;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地球物理数据; 地温:温度在地球内部的分布状况称为地温场。通常把地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 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热增温率或地温梯度(温度每增加1℃所增加的深度则称为地热增温级)。 根据推算,在莫霍面处的地温大约为400-1000℃,在岩石圈底部大约为1100℃,在上、下地幔界面附近(约650km深处)大约为1900℃,在古登堡面(核幔界面)附近大约为3700℃,地心处的温度大约为4300-4500℃。;;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地球物理数据; 磁性: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称地磁场。 地磁场近似于一个放置地心的磁棒所产生的磁偶极子磁场,它有两个磁极,S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N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两个磁极与地理两极位置相近,但并不重合,磁轴与地球自转轴的夹角约为15°。 地磁场的磁场强度是一个具有方向(即磁力线的方向)和大小的矢量,为了确定地球上某点的磁场强度,通常采用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三个地磁要素。地磁场由基本磁场、变化磁场和磁异常三个部分组成。;;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是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其厚度变化在5-70 km之间。其中大陆地区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3km;大洋地区厚度较小,平均约7 km;总体的平均厚度约16km,约占地球半径的1/400,占地球总体积的1.55%,占地球总质量的0.8%。 地壳物质的密度一般为2.6-2.9g/cm3,其上部密度较小,向下部密度增大。地壳为固态岩石所组成,包括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大岩类。;; 地幔是地球的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深2 885 km)以上的中间部分。其厚度约2850km,占地球总体积的82.3%,占地球总质量的67.8%,是地球的主体部分。 从整个地幔可以通过地震波横波的事实看,它主要由固态物质组成。根据地震波的次级不连续面,以650km 深处为界,可将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次级圈层。;; 地核是地球内部古登堡面至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