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质偏压隧道衬砌模型试验分析
土质偏压隧道衬砌模型试验分析
钟新樵
(西南交通大学 地下工程及岩土工程系 成都 610031)
【摘 要】 以宝中线老头沟隧道为原型, 通过对偏压条件下不同开挖方法的对比试验、了解了地
表、地中的应力2应变变化规律. 试验结果对土质偏压隧道的施工、对〈隧规〉双线偏压
隧道 t 值的确定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偏压隧道; 模型试验; 施工
【分类号】 U 451
1 模型试验[ 1 ]
1. 1 模型材料
试验原型为宝中线老头沟隧道进口段D K155+ 90 和D K155+ 101 两个断面, 该处地形如
图 1, 地层为黄土质砂粘土[ 1 ]。
围岩: 选用重晶石粉、石英砂和凡士林加工拌制。这种材料模拟低强度围岩效果较好, 成型
后, 其力学指标与时间无关且能反复使用。同时, 材料受温度湿度影响也很小 (见表 1)。
表 1 围岩相似材料的力学参数
三轴快剪
内聚力ökPa 内摩擦角ö(°) 容重ö(göcm 3) 泊松比 变形系数öM Pa
2. 13 24 2. 0 0. 30 7. 925
喷混凝土: 采用石膏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铝粉与水拌合而成。该材料凝后即有一定强度, 凝
固过程中未出现开裂, 且喷涂简便。但其力学性能随时间变化较大, 凝固初期强度增长显著, 10
小时以后基本稳定, 本试验取 14 小时的力学指标值。
锚杆: 选用 0. 5 镀锌铁线, 其力学指标为 Em = 6. 8×10- 4 M Pa, R L = 132 M Pa。锚杆使用
前用环氧树脂作胶结剂, 并沿杆长粘一层细粒石英砂, 安装时从洞壁表面按要求直接压入围岩
内。
1. 2 试验系列
试验系列如表 2 之六种情况。A、C、E 系列为无支护的情况, 采用图 2 所示的全断面法、台
阶法和单侧导坑法开挖。全断面法为开挖完成后一次性施设锚喷支护 (B 系列) , 台阶法 (D 系
列) 完成上台阶开挖后施作锚喷, 然后开挖下部台阶和作下部锚喷, 单侧导坑法 (F 系列) 为每
开挖一步后立即锚喷, 再作下一步开挖、锚喷。
本文于 1996 年 6 月 25 日收到。
第 31 卷 第 6 期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V o l. 31 N o. 6
1996 年 12 月 JOU RNAL O F SOU THW EST J IAO TON G UN IV ER S IT Y D ec. 1996 施作锚喷 , 然后开挖下部台阶和作下部锚喷 , 单侧导坑法 (
本文于1996年6月25 日收到。
繞 a
p ract ica l p rog ram and g ive an exam p le.
【Keywords】 b ia s tunnel; st ructu ra l re liab ility; lim it sta te
106第 6 期 谭忠盛等: 偏压隧道衬砌结构可靠度分析院主编.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87: 73- 74006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第 3 卷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表 2 试验系列
内容
全断面开挖
无支护
全断面开挖
锚喷
正台阶开挖
无支护
正台阶开挖
锚喷
单侧导坑开挖
无支护
单侧导抗开挖
锚喷
+ 090 A 1 B 1 C1 D 1 E1 F1
+ 101 A 2 B 2 C2 D 2 E2 F2
图 1 断面地形情况
试验量测的主要内容有: 开挖洞室引起的
地表下沉、开挖影响区域内的位移场, 洞室周
边塑性区产生、破坏位置及破坏范围。测点布
置如图 3。
1. 3 主要试验结果
全部有效试验结果均采用散点连线图表
述 (图 4~ 7)。 图 3 测点布置示意图
图 6 + 101 拱顶下沉对比曲线 图 7 + 101 地表中线点下沉对比曲线
306第 6 期 钟新樵: 土质偏压隧道衬砌模型试验分析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 对比试验
对比试验按上述三种开挖方法和全环布锚及地表布锚两种锚杆布置方式, 在埋深 t= 5~
50 cm 条件下进行的。试验结果用散点曲线按开挖方法分别示于图 8~ 11 之中。
图 10 正台阶法开挖有无地表锚杆变形速度对比 图 11 双侧导坑法开挖有无地表锚杆变形速度对比
3 试验结果分析
根据老头沟隧道模型试验 (简称试验 1)、对比试验 (简称试验 2)的结果分析如下:
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