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因子的影响.docVIP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因子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因子的影响.doc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因子的影响 作者:和钢 乐东海 杨 山冬 张顺 李克强 【摘要】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因子的影响。方法:以48例具备新辅助化疗条件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技术,联合检测外周血中CK19mRNA、VEGFmRNA和hMAMmRNA的表达,观察新辅助化疗前后血微转移因子变化。结果:本组乳腺癌微转移因子阳性率在病理分级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在分期中,分期越高阳性率越高(Plt;0.05);化疗方案可影响微转移因子阳性率的变化(Plt;0.01)。结论:通过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因子,有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 治疗 的指标。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微转移因子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Peripheral Blood Micrometastasis Factors in Patients of Breast Cancer HE Gang,et al.Ningbo No.2 Hospital,Ningbo(31501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n peripheral micrometastasis factors in breast cancer.Methods:CK19mRNA,VEGFmRNA and hMAM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of 48 breast cancer patients otherapy.Results: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breast micrometastasis factors icrometastasis factors otherapy had positive effect on micrometastasis factors (Plt;0.01).Conclusion:The factors of peripheral micrometastasis could be tested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guiding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Key otherapy micrometastasis factor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   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一直是近年研究的热点。NSABPB18试验随访5年的资料证实[1],检测外周血微转移肿瘤细胞,并选择有效药物进行治疗,是新辅助化疗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选择细胞角蛋白19(CK1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人乳腺球蛋白(hMAM)作为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因子进行联合检测研究,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微小转移灶检测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4月~2009年3月具备新辅助化疗条件的乳腺癌患者48例,年龄35~78岁,平均47.6岁。病理分期:I~II期17例,III期31例;病理分级:浸润性低分化腺癌27例,浸润性中、高分化腺癌21例。    2 方 法   2.1 新辅助化疗方法 48例采用CAF方案行新辅助化疗23例,予环磷酰胺600mg,第1天,氟尿嘧啶500mg,第1天,多柔比星60mg,第1天,两周方案;第1天采用AT方案行新辅助化疗25例,予紫杉醇160mg,第1天,表柔比星60mg,第1天,两周方案。分别于新辅助化疗前第1天和化疗结束后第7天检测外周血中相关基因标志物微转移因子的表达水平。48例患者之前均未行任何治疗。   2.2 检测方法 化疗前和化疗后分别取外周静脉血10ml,弃去采血针抽取的前2ml血,以减少标本被皮肤细胞污染可能,随后取8ml分别加入四支含EDTA的抗凝管中,充分摇匀,以PBS稀释后,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收集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层,洗涤后移至EP管,70℃冻存备提取RNA用。   2.2.1 仪器、试剂与引物 Personal Cycler型PCR仪(德国Biometra公司);GelDoc型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美国Biorad公司);RNA提取试剂盒和RTPCR试剂盒(Takara公司);引物(上海英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VEGFC上游引物:5’GCATGAACACCAGCACGAG3’; 下游引物:5’ATGAAGGGACACAACGACAC3’,扩增产物为717bp片段。CKl9上游引物: 5’GCGACTACAG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