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还是选修
必修还是选修?——“大学语文”课随感
选择字号: HYPERLINK /data/69686.html \l # 大 HYPERLINK /data/69686.html \l # 中 HYPERLINK /data/69686.html \l # 小 ? 本文共阅读 6 次 更新时间:2013-11-19 12:30:02
进入专题: HYPERLINK /data/search.php?keyWords=%B4%F3%D1%A7%D3%EF%CE%C4searchfield=keywords 大学语文 ?
● 戴建业 ( HYPERLINK /thinktank/daijianye.html 进入专栏) ?
这篇文章是一篇命题作文。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语文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这门一直被人冷落的课程,一时成了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有人拍手称快,有人叹气摇头,《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请我就此谈点意见。
大学语文和当今中国许多其他教育问题一样,真是说来话长,而且无从说起。对于各大学当局来说,大学语文成了名副其实的鸡肋,弃之不忍,食之无味;对于多数大学生来说,大学语文的确是可有可无,有它不为多,没它不为少。它是给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开设的公共课,无论是开设这门课的校方当局,还是各专业的大学老师,抑或上这门课的大学生,好像谁都没有把这门课当回事。东方网载,“在不少高校教师眼中,大学语文课不过是‘小儿科’,教学甚至不必使用教材,老师在课堂上尽情发挥,学生在台下记好笔记即可”。据人大管教学的负责人讲,大学语文是人大最不受欢迎的课程之一,连续多年的学生评价都是倒数第二。
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不受欢迎,自然有教师、教材等方面的原因,但不能排除它不受学生重视这一因素。退一万步讲,即便是大学语文让人乏味,大学英语可能更让人反胃。读中国古典诗词或外国戏剧小说,总不至于比记英语单词更烦人吧?但学生谁敢对英语说“NO”?校方谁敢将英语改为选修?连中山大学中文系金钦俊教授也认为,“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并非绝对必要”,“英语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工具,不能放松”。这也许是官方、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心态。十年前我到新加坡讲课才知道,这个华人占多数的小国,华人早已将自己的母语变成了英语,华语在那里是“不成功者”的语言。如今,国内哪所大学不在喊国际化?哪个同胞不希望“走向世界”?尽管绝大多数大学只有书记、校长、处长才能作“国际漫游”,绝大多数大学教师和毕业生只能“走向神州”。昨天中国新闻网载《中国精英阶层新思路:生个美国娃全家移民》,其实中国底层虽然没有“生个美国娃”的能力,但他们并非没有“全家移民”的梦想。从社会精英到普通百姓的这种价值取向,导致国人对母语自轻自贱的态度。事实上,学生学英语并没有什么兴趣,之所以还在坚持学习英语,一是怀着“走向世界”的“崇高目的”,一是要想拿文凭就得过英语四级的官方压力,另外,还有要想免试攻读研究生就必须过英语六级的这道门坎。
官民重视英语和轻视汉语都是出于功利,部分人可能有随大流的从众心理,部分人是由于必须通过考试的压力。学英语也好,学汉语也罢,学习目的一经扭曲,学习方法也会变形,学习效果自然很低。
我们很少问一问:从幼儿园到大学学了一二十年英语,到底多少人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使用到它?又有多少人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会使用它?到底多少人学英语后“走向了世界”?我们更很少问一问: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对于我们生活和智力有什么影响?母语不好又会有哪些害处?
俗话说“船小好调头”,新加坡华人统治者发现洋人的英语,在世界上比老祖宗的华语更加有用,马上关掉以华语教学的南洋理工大学(重开后的南洋理工大学以英语教学),将新加坡的工作语言变为英语,让英语成为所有新加坡人的母语,这等于说他们在语言和文化上重新认祖归宗。现在新加坡年轻华人在公众场合和私人场合,工作和交流都以英语为主,他们思考、交流和工作语言都是英语,很多人说华语比我说英语还难听。英语现在几乎成了世界语,全球90%以上的信息都通过英语传播,所以,新加坡统治者这种做法没有什么不对,新加坡年轻人不喜欢学汉语没有什么不好,不懂得祖宗文化也没有什么遗憾,不知道孔子、老子、《易经》、《尚书》,他们国家的经济不是照样繁荣昌盛?新加坡人不是照样生活得十分快乐幸福?
可在我们大陆青年从呱呱坠地到上学读书,汉语“天然”地就成了我们的母语,即使文化大革命期间天天破四旧,也没有想到要把祖宗的“旧汉语”破掉,那时候大学除外语系以外,其他专业反而都砍掉了英语课。汉语既然是我们的母语,白天说话,夜晚做梦,大会上慷慨陈词,恋爱时绵绵絮语,直至与对手辩论吵架,与情人打情骂俏,用的都是不招人待见的汉语,更不用说我们的思维和感受
文档评论(0)